「聲鳴」遠播的貓頭鷹:黃嘴角鴞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聲鳴」遠播的貓頭鷹:黃嘴角鴞

2010年09月20日
作者:曾翌碩(台中野鳥救傷保育學會解說教育組 組長);圖片提供:林文隆

體長約15~17公分的黃嘴角鴞全身大致呈黃褐色,腹面的顏色較淡,雜有黑褐色斑紋。虹膜黃色,嘴喙亦為黃色,因此得名。牠是台灣地區相當普遍的常見留鳥,從低海拔丘陵至2600公尺山區均可發現活動蹤跡。入夜後各地山區幾乎都能聽見牠「呼~呼~」的嘹亮嗓音,許多人也是被黃嘴角鴞的叫聲所吸引才開始對貓頭鷹產生興趣。儘管如此,相關的研究迄今仍然是相當缺乏。


林文隆攝。

過份專注、認真也是一種弱點

個頭不起眼的黃嘴角鴞,食物來源以昆蟲為主,冬季因為昆蟲數量減少,所以捕捉鳥類等脊椎動物的比例則會增加。事實上,黃嘴角鴞除了宣示領域時會出現在樹冠頂層等較為明顯的地方鳴叫之外,其它時間多半在低矮的植被層活動,停棲在非常靠近地面的枝條等待獵物,甚至經常因為過份專注盯著地面動靜,對於人類逼近可能產生的威脅也毫無反應。

從「噓」到「噓噓」 是轉大人的發音練習

山區常見的山黃麻、油桐等質地鬆脆的樹種,側枝斷裂後蠹蝕而成的樹洞常成為黃嘴角鴞繁殖所使用的營巢場所,除此之外,也會利用包括斷掉的檳榔、麻竹殘幹和巢箱等,甚至有直接將卵產在地上的記錄。繁殖期是4月份開始,5月份進入孵蛋期後就不容易聽見牠的叫聲,幼鴞離巢的時間長短往往跟巢洞內可提供的空間大小有關,7、8月在山區可以聽見單音節的「噓~」聲,這是剛離巢幼鳥的發音練習,典型的鳴叫聲是雙音節的「噓~噓~」或是「呼~呼~」聲,隨著年紀增長,老熟個體的聲音頻度也會逐漸變得低沉,音節之間的間隔也會拉長。


林文隆攝。

天敵多 鳥網纏 警覺低  車輾

根據觀察,離巢後的幼鴞會各自出外闖天下,而親鳥則是停留在原處已建立的領域範圍內,不太會移動。在自然環境下,黃嘴角鴞的天敵很多,包括鳳頭蒼鷹、台灣松雀鷹、灰林鴞、褐林鴞都有捕食本種的記錄。而繁殖期間,包括蛇類、松鼠、獼猴與台灣藍鵲等也都有偷食卵,甚至是幼鳥的情形。

早期黃嘴角鴞偶爾會被捕捉當成竉物販賣,但是野生動物保育法實施後,這種現象已較為罕見。然而,山區農民為了防制鳥害所設置的鳥網,卻常常造成這些無辜的角鴞死亡。因為貓頭鷹中網後不斷掙扎激烈而導致纏繞的情形非常嚴重,許多農民即使知道這些鳥類不會損害農作,甚至可以幫助他們吃掉一些害鳥,但因為拆解困難費時,所以寧願眼睜睜看著貓頭鷹枉死。除此之外,習慣在地表附近覓食的黃嘴角鴞因為警覺性較低,飛行速度不快,所以容易遭到快速行駛的車輛撞擊輾斃,其實類似的情形在台灣各地都經常可見,卻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相當令人心酸。

【快來認識其他的台灣貓頭鷹】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