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灣濕地的陸蟹危機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後灣濕地的陸蟹危機

2010年12月20日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葉鎮中

陸蟹出沒,兇狠的雙螯,宣示著濕地的生存領域。開發來臨,面對人類的破壞巨力,陸蟹有了危機。一群人展開行動,搶救一片陸蟹棲地,也搶救一個社區未來...

587後灣濕地的陸蟹危機

10月中旬的夜晚,墾丁國家公園內,後灣社區旁的一片珍貴濕地上,陸蟹們展開繁殖的陸海大行動。沿著通往海洋的溝渠,有著各種不同的陸蟹,其中體型最大的兇狠圓軸蟹,成為濕地上最大的族群,也是墾丁國家公園兇狠圓軸蟹最多的區域。

進入樹林間的濕地,看見許多大小不一的洞口,這裡就是陸蟹的家園。楊美雲從小生長在後灣社區,對社區內的種種生態,如數家珍,因為從小就是伴著這些生態現象,一路成長。

屏東縣車城鄉的後灣社區,劃設在國家公園內,對當地居民來說,這是個生態豐富、漁業發達,有著美麗沙灘的故鄉。但是美麗的景致,不斷改變,5年前一項沙灘改造工程,沒有救回消失中的沙灘,卻加速沙灘的破壞。沙灘與濕地,成為後灣社區的珍貴資產,但是在沙灘破壞後,濕地又面臨開發的危機。

一家大型飯店早期不斷收購土地,計畫在濕地上興建大飯店,現在開發案已經通過環評,在國家公園區域計畫審核許可前,業者邀集社區民眾,舉辦一場說明會。面對開發土地上,生存了大量的陸蟹,開發廠商說明公司的改善計畫。

依照開發業者的構想,要在基地北邊興建100多間房間的旅館,南邊靠近河流的區域,劃設一個保育區。但是這樣的設計,立即遭到質疑,認為旅館興建的位置,就是陸蟹最多的地方。劉烘昌教授長期研究陸蟹生態,認為放棄自然濕地,以人工方式規劃復育,有著高度風險,世界上也沒有成功案例。陸蟹生存的問題,關係著開發的正當性,但是當地居民更關心,在不斷開發之後,是共享繁榮,還是一再受騙。面對居民的反對、專家的質疑,開發業者也表達無法再妥協的態度,因為商業經營必須要有一定規模。

開發的力量,不斷壓迫著濕地,楊美雲為了讓社區居民,知道濕地開發對社區未來的影響,不斷在村中和居民溝通,尋找結合的力量。她不斷尋求幫助,向外界發聲,表達後灣村守護濕地的決心。

開發業者執意興建,保育人士反對破壞生態,面對開發與保育的爭執,具有決定權的墾丁國家公園,表示一切依法行政。在一場國家公園遊憩區審查中,保育人士批評墾丁國家公園,早期疏忽生態調查,沒有進行土地使用的通盤檢討,才造成現今的風波。但是墾丁國家公園表示,依照國家公園休憩區土地使用規定,業者購買土地後,必須在第3次通盤檢討前,提出開發計劃,業者是有限時開發的壓力,墾管處只能依法辦理。國家公園強調依法行政,但是保育團體發現,在後灣的開發案中,開發業者將沙灘與保安林等,不能開發的公有地,都列入開發面積計算,已經明顯違法。

限時開發,一定規模才可開發,形成國家公園內處處大旅館的現象,但是在後灣的開發案中,卻發現有開發面積超過規定的問題。後灣濕地的開發案,暫時未通過審查,陸蟹危機稍稍舒緩。楊美雲很清楚,擋住任何開發,最後還是要讓社區能先站起來,她以家族農場為基地,結合社區居民,推動種樹理念與巡守工作,開始守護自己的故鄉。

帶著一波波遊客,認識自己故鄉的一切。楊美雲相信,要讓生活與生態共存,不是興建旅館,創造人工保護區,而是在傳統中,找回尊重自然的生存之道。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