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冬天的豆娘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拜訪冬天的豆娘

2011年01月31日
作者:李鍾旻

當一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大自然的生命樂章也逐漸沉寂了下來。一些昆蟲隨著生命到達了終點而消逝,有些則是蟄伏在地底下。無論是居家周圍環境,或是山地郊野,白天遇見昆蟲的機會都少了許多。不過即使在這樣的季節裡,每逢陽光普照的晴天,仍然有機會可以見到一些出來覓食的豆娘。

琉璃寶石飛過身邊:白痣珈蟌

白痣珈蟌要算是冬天最常見的豆娘了,儘管與春、夏季時相比,牠們的數量少了許多,河流、溪谷附近有時還是可以發現這種耀眼的豆娘出沒。牠們有著藍色的翅膀,再配上帶有動人金屬光澤的藍綠色的身軀,就像是有生命的寶石一樣。

初長為成蟲的雄性,翅膀偏向黑褐色,而後會隨著時間而逐漸轉為藍色。與雄性相較,雌性的翅膀色澤則往往為黑褐色,並且翅膀末端具有白色的斑塊。「白痣」這個名詞的由來,即是由於此一特徵而得名,不過雄性是不具此白斑的。

白痣珈蟌幾乎全年可見,所以牠們也可說是台灣最常見的豆娘了。同時牠們也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豆娘,身體全長近七公分。牠們往往棲息在流動的水域周圍,低中海拔的溪邊非常容易碰上牠們。牠們在覓食時,常站在草叢高處、樹枝末梢的地方,每當人們走近觀察,被驚動到的牠們,往往會在空中盤旋幾圈後,在離原來地方幾小步的位置再次停下,好像在與我們玩著捉迷藏一般。

白痣珈蟌過去曾被誤認為是另一種近似的種類,因此有些早期的書籍將牠們的分布地誤載為亞洲地區,事實上牠們是屬於台灣特有種的豆娘,僅分布在台灣地區。

纖纖紅娘:紅腹細蟌

有時在鄉村農田周邊、池塘附近的草叢裡仔細觀察,可以見到幾隻小型的豆娘,紅腹細蟌便是其中常發現的種類。這種豆娘不但身體纖細,體型也非常小。牠們的身長僅有四公分左右,再加上翅膀短小,彷彿就像稻桿、竹籤一般的柔弱。儘管由於體型,容易使人忽略了牠們,不過由於牠們飛行的高度頗低,因此仍有機會可以讓人找到。

紅腹細蟌,如同其名,紅色的腹部是牠們的明顯特徵。伴隨著黃綠色的胸部、透明的翅膀,雖然沒有像白痣珈蟌那般金屬質感的炫目,倒也似玉石一般的晶瑩。

紅腹細蟌平時棲息在平地、低海拔的環境,最常出現的場所是水田或池塘這類靜態水域的周邊,因此有時在鄉村農田環境有機會碰上,山區反而少見,同時也是四季皆可見的種類。牠們分布台灣、中國、琉球一帶。有時候可以看到雄蟲尾隨著雌蟲,或連結在一起飛行。

蜻蜓、豆娘  怎麼分?

蜻蜓跟豆娘是一樣的生物嗎?若從字面聽起來,「豆娘」顯得較為淑女,「蜻蜓」這個名詞則像是紳士一般。其實蜻蜓與豆娘在分類上屬於蜻蛉目底下不同亞目的種類。牠們有親戚關係,並且都是肉食性的昆蟲。那麼蜻蜓與豆娘,該怎麼分辨呢?

最明顯的差別,一般就是看停留時的姿勢了。豆娘停棲時翅膀往往會豎起、相疊,有些類似蝴蝶停棲時的姿勢;蜻蜓停棲時兩對翅膀則是攤平而不重疊的。另外我們也可以從牠們頭部的外觀來做區別。豆娘的兩顆複眼距離較遠,因此整個頭型彷彿就像啞鈴一樣;蜻蜓的複眼則左右幾乎相連在一起的,或是只稍微的分開,因此整顆頭近似球形。看看蜻蜓的頭,再看看白痣珈蟌,你找出其中差異了嗎?

其它的差別如豆娘通常體型比蜻蜓小,蜻蜓則是體型較大、較粗壯。蜻蜓兩對翅大小不同,後翅靠近身體的部分較寬些;豆娘則是兩對翅大小雷同等。下次經過戶外有水源的地方,不妨仔細找找,看看身邊出現的是豆娘還是蜻蜓吧!

※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