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琵鷺變少了? 國際研討會前環團籲正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黑面琵鷺變少了? 國際研討會前環團籲正視

2011年04月07日
本報2011年4月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圖片來自:公共電視。由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與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共同舉辦的「2011黑面琵鷺與沿海濕地保育國際研討會」,今(7日)登場。舉辦前夕,環保團體呼籲主辦單位正視今年黑面琵鷺族群數量大量減少的現象。

清明節期間正是黑面琵鷺北返之始,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2011年農曆春節過年前後黑面琵鷺數量變動非常大,原本在保護區的棲息數量,明顯降低,有時候甚至掛零,為往年未有之現象。

邱仁武表示,台南縣市合併後,黑面琵鷺來台渡冬數量曾創下1600多隻的輝煌紀錄,但隨後即發生黑面琵鷺陸續失蹤事件,元月下旬只剩下一半。

邱仁武再指出,2011年全球黑琵普查數量只有1848隻,比起去年少了499隻,台灣去年普查時為1280隻,在農曆年候,黑琵數量大減,引發保育團體及愛鳥人士高度關注,希望有關當局能夠積極找出真正減少的原因。

黑面琵鷺過冬族群數銳減,環團憂心保護區名存實亡。圖為過往黑琵來訪盛況,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提供。根據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分析,包括88水災後東漁塭等許多棲地被破壞、主棲地保護區的食源不足、空軍訓練機在保護區附近上空飛翔等,都疑似與黑面琵鷺數量減少有關。而台南市政府農業局長郭伊彬也於3月底表示,黑琵數量銳減除了受氣候影響,東魚塭重要棲息地放租及紅樹林被砍除有關,因為漁民的養殖方式造成食源減少,使得黑琵不得不飛到他處覓食。

邱仁武認為政府有心舉辦國際研討會,即應正視黑面琵鷺族群減少的現象;他憂心黑面琵鷺保護區可能名存實亡,不但將衝擊台灣黑琵等保育形象,也可能影響七股地區觀光旅遊的發展。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