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快落幕 「台北好好看」就要消失?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花博快落幕 「台北好好看」就要消失?

2011年04月22日
本報2011年4月22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公民團體齊聚反對短期綠地的政策,圖片來自: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花博將在4月25日閉幕,花團錦簇的展區也會陸續撤除。先前北市府以「臨時綠地換容積」的市容妝點作法,原本只是配合花博會的臨時政策,但市府打算納入正式地方法規中長期實施。如此做法,只是製造一堆讓建商賺取容積的臨時公園,民間數個關心公共空間的團體昨(21)日召開記者會大力抨擊,要求給市民「永久的地」!

針對北市府打算將「臨時綠地換容積」的臨時政策,納入《都市更新自治條例》與《台北市景觀自治條例》,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自然步道協會等團體抨擊,市府這項作法,是企圖藉由虛假的綠地草皮,正當化開發商掠取容積暴利的惡行。

自然步道協會榮譽理事長林淑英說,從去年11月發現羅斯福路上冒出幾塊美麗的公園,深感欣喜,但失望的是,這些臨時公園年底就要消失。他認為政府在做土地規劃時並未考量到正義、永續等問題。

OURs黃瑞茂指出過去政府占用太多的公園綠地,法制化短期綠地會讓城市失去自我調節能力。圖片來自: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理事長黃瑞茂提到,過去政府已經占用太多的公園用地來興建公共設施,忽略暴烈化氣候下,公園所能帶來的降溫、保水等效益,如今又將短期綠地換容積法制化,是嚴重退步的政策,會令城市失去自我調節的能力。他呼籲強調生態城市的市府要有更積極的做法,應開放更多市區公有地作為市民空間使用。市府應就市中心綠地公園不減少的前提下,進行花博會後展館繼續留在公園中的評估,不應便宜行事,不負責任地將災難留給城市與市民。

青規師劉哲瑋指出南門里的綠地一點也不開放。圖片來自: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而短期綠地的開放性,也讓民眾質疑拿容積獎勵的公正性。由學生組成的「大猩猩游擊隊」成員劉哲瑋拿出一張照片,指出在中正區南門里的短期綠地,四周以灌木圍起,鄰近居民以為是私有地不敢進入。他問,社區無法使用的公園綠地,憑甚麼可以拿公共負擔的容積獎勵?

社造學會廖畯瑋指出國外也有公有地開放市民園圃的做法,呼籲應不只有單一綠美化的地。圖片來自: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社區營造學會的專員廖畯瑋也說,公有地利用應該能反應市民的生活價值,國外也有案例將公有地開放作為市民園圃。公有地的開放、設計過程應更民主多元,而不只是單一的綠美化。

反對的民眾陳小易提到,號稱可以提供0.7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短期綠地,其實未來會造成更大的環境壓力。而且一塊地在開發前的養護是建商應盡的社會責任,只花兩三百萬的養護費即賺回上千萬的利潤對社會相當不公平,要鼓勵都市更新還有其它多種作法,此政策只是肥了建商、害了市民。

民間團體表示,下周起開始進行議會拜會,透過公民力量展現反對「假公園、換容積」的謬誤作法,並會在本周末於台博館登場的「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上,發起市民行動連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