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蛛屬筆記 | 環境資訊中心
楊家旺

金蛛屬筆記

2012年01月01日
作者:楊家旺

攤開四本蜘蛛圖鑑:陳世煌《台灣常見蜘蛛圖鑑》(以下簡稱《煌》)、李文貴《蜘蛛》(以下簡稱《貴》)、陳仁杰《台灣蜘蛛觀察入門》(以下簡稱《杰》)、新海榮一《日本的蜘蛛》(以下簡稱《榮》)。

長圓金蛛(Argiope aemula),請翻到《煌》162頁、《貴》86頁、《杰》216頁、《榮》213頁。根據《煌》所列的分布地點,中國、日本、台灣、東南亞各國、澳洲皆可發現。所以,上圖中,有一隻是我在婆羅洲(Borneo)熱帶雨林拍到的,從外觀來看,與台灣可見到的長圓金蛛,幾乎沒有差別。長圓金蛛的另一中文名是好勝金蛛,中國大陸就是以此來稱呼祂的。我在朱耀沂《動物命名的故事》裏知道了種名aemula這一拉丁文所代表的意思是「競爭的或嫉妒的」,這不就是好勝的意思嗎?因此我認為好勝金蛛的中文名,是根據拉丁文學名而來的。

長圓金蛛的腹部背面,交錯畫了黃、黑、白三色橫線。但也有例外,《煌》就收錄了一隻磚紅、黑、白三色橫線構成的長圓金蛛,事實上我也拍過這種紋色的長圓金蛛,如上圖。《榮》收錄一張待在雌蛛網上的雄蛛特寫;《杰》也收錄一張雌雄同網的照片,雄蛛斷了三隻腳;上圖中我也放了一張雌雄同網的照片,雄蛛體型小,幾近全黑,停在網上時,像雌蛛一樣,每兩腳一併,看起來就像只有四隻腳似的。

中形金蛛(Argiope aetheroides),請翻到《煌》164頁、《貴》162頁、《杰》217頁、《榮》214頁。《煌》和《貴》還收錄了雄蛛照片。

中形金蛛,另一中文名是蟲蝕痕金蛛,在中國大陸則稱祂為類高居金蛛。《煌》和《杰》都提到了蟲蝕痕這一名稱的由來,說是背甲銀白色的放射狀細毛,狀如蟲蝕的痕跡,所以得名。中形金蛛與其他幾種金蛛在腹部形狀上相比較,最接近五角形。

上圖的右下照片,我因相機靠近祂,被祂發現,祂立即從網上垂降。垂降後的祂,右後腳高舉著,攀在曳絲上,一段時間後,祂便會上攀,回到網心。這是中形金蛛遇見危機時常用的逃生方式,如果下方是雜草落葉枯枝,祂的垂降術就會使祂幾近隱身,雜亂裏,不易發現祂,但這一回,祂將蛛網架在騎樓水泥區,垂降術無法使祂隱身,反而使祂明顯曝露出自己。

眼點金蛛(Argiope ocula),請翻開《煌》167頁,《貴》84頁,《榮》215頁。《煌》說:「眼點金蛛常見於臺灣北部低海拔山區。」我在台灣中部山區觀察眼點金蛛累積的照片,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安溪以北,眼點金蛛很常見,祂織網的高度與位置,加上祂的大體型,常會讓不仔細看的人,誤以為祂是人面蜘蛛。一旦到了大安溪以南,幾乎看不到眼點金蛛,但偶爾還是會遇見,只是次數和個數非常少,少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眼點金蛛,另一中文名:目金蛛。目金蛛也是中國大陸對祂的稱呼。我認為眼點金蛛是台灣金蛛屬的異數,首先是祂織網的高度,以平均值來講,比其他幾種要來得高;其次是祂沒有X形隱帶(zigzag bands),這在其他幾種金蛛屬成員的網上很常見;其三是祂停在網上時,並沒有每兩腳一併的這一種使自己看起來像四隻腳的習慣。

《貴》收錄了若蛛和卵囊照片。上圖左上照片即為若蛛,右下照片是祂的卵囊形式。祂的雌成蛛,體色並不單一,如上圖右上、左下和右下三照片,顏色就有差異。

斷紋金蛛(Argiope perforata),請翻開《煌》168頁,《貴》160頁。斷紋金蛛的另一中文名:孔目金蛛,中國大陸則稱祂為孔金蛛。上圖只有A照片是斷紋金蛛,祂的數量比起長圓、中形和眼點金蛛來說,比較少。《貴》收錄若蛛,《煌》收錄雄蛛。雌蛛腹部背面黃黑白三色橫帶,在中間縱軸上斷開,不相連,這大概是斷紋之名的來由吧!

《杰》的金蛛屬,列了一種「悅目金蛛」(Argiope amoena),但沒收錄照片,不過,可以在《榮》找到照片,從這張照片來看,還滿像上圖C照片的腹背紋路,由黃白褐三色粗線構成,C照片是我在馬祖東莒拍到的,依目前圖鑑的資訊來說,我沒把握斷定祂是哪一種金蛛屬的成員。

上圖B照片,也可見於《杰》的金蛛屬其他類的待鑑定種,這種蜘蛛可能主要分布在台灣南段,我在中部不曾拍過,但是幾次南下,都拍到了祂的身影。

另有小形金蛛(Argiope minuta),或稱小悅目金蛛,《杰》和《榮》有收錄。這一種金蛛的資訊目前不多,經過網路和圖鑑的幾番來回比對,我覺得祂的確認,從外觀上,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明確。因此,我只好暫時對祂的外觀應該如何,持保留且觀望的態度了。

上圖D照片,是金蛛屬多數成員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即X形隱帶。隱帶有時像是沾了白色顏料的大筆一揮,寫一個大X,D照片就是這種類型;有的就寫得很細緻,像是由幾個我們熟悉的英文字組成,比如:XHMYKWNIXLV這樣的形式構成。這種像是會寫英文字母的特性,常常每隔幾年就會登上報紙與新聞的版面。比如說讓全台人民熱情關注了一陣子的美國大聯盟王建民洋基隊時期,因洋基隊的簡寫為NY,王建民姓氏英文的第一字母為W,使得「蜘蛛也瘋狂」支持洋基隊的王建民這一說法登上媒體,報導說登山客看見野外的金蛛在隱帶上寫著NY W,表示對王建民的支持。

事實如何?隱帶的功能到底是什麼?《杰》說:「研究指出有明顯的隱帶不但可防止飛鳥穿過使網片破壞,隱帶更可反射紫外線吸引昆蟲上網。」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鄭任鈞的研究論文〈金蛛屬隱帶功能與演化之探討〉,摘要提到「近來的研究大多支持隱帶具有視覺上的功能。其中與視覺有關的假說包括:吸引獵物、防禦捕食者與減少網子被破壞;但只有吸引獵物的假說有較多得實驗支持。本研究首先探討蜘蛛體色與隱帶對於其獵物攔截率的影響,以及隱帶的存在是否會減少蜘蛛被捕食的風險。從野外操控實驗所獲得之結果支持隱帶具有吸引獵物的功能,但同時間卻也產生吸引較多捕食者的代價。

至於減少蛛網被破壞這一假說,我在《眷戀昆蟲》一書也看到了作者Thomas Eisner的實驗證明。他將一些蛛網,以四個白色紙片模仿X形的四條白色隱帶,設計實驗組與對照組,一共三十張蛛網,分別找人於清晨觀察被飛鳥誤撞破壞的情形,實驗結果非常支持減少網子被破壞這一假說。

Thomas Eisner懷疑隱帶具有吸引獵物的功能。他反問:「在關島,蜘蛛似乎變得不怎麼講究把隱帶編入網中。理由呢?它們沒有必須這麼做:澳洲棕蛇已入侵關島,最近幾十年裏也擴散到了全島,已消滅了土著的森林鳥類。似乎因為不用再對鳥類進行警告,蜘蛛也就停止了張貼它們的『布告』的行為。」可見,隱帶的功能究竟如何?還有歧見,也許,隱帶的功能不見得那麼獨一,也可能有地域上的差異。也可能隱帶就像人類的雙手,功能很多,不為單一功能而存在也說不定。

講到金蛛屬的隱帶,祂們若蛛的隱帶更美、更奇特,不是X形,而是如上四圖的類型。左上照片的隱帶和另三張明顯不同。在《杰》214頁,《榮》215頁,皆可看到金蛛屬若蛛類似上圖的這種隱帶。這種隱帶可以吸引獵物嗎?可以避免被鳥類撞壞嗎?可以達到隱身的效果嗎?可以增加蛛網的堅固性能嗎?這些疑問肯定需要更多學者專家繼續設計實驗,並提供更多實驗的結果,才能慢慢釐清隱帶功能的真相。

上圖四張照片都是金蛛屬雄蛛的照片,H圖為眼點金蛛的雄蛛,四本蜘蛛圖鑑皆無收錄眼點金蛛的雄蛛照。E、F、G三張照片都是長圓金蛛的雄蛛,我是在一隻長圓金蛛雌蛛的網邊拍到牠們三隻雄蛛的。這三隻雄蛛都有斷肢的情形,E圖斷了左右邊第二對腳、F圖斷了左邊第一、二隻腳、G圖斷了左邊四隻腳。我不明白祂們是因為彼此競爭互殘導致的斷肢,還是祂們在前往雌蛛網上試圖交配時被雌蛛傷害了。總之,無論如何,當一隻長圓金蛛雌蛛的網邊同時待著另三隻斷肢的雄蛛時,觀察者難免好奇,難免疑問,這肯定是一個非常奇特的、關於蜘蛛性事的精彩故事,只是,我還不知道究竟是怎麼的一個故事內容。

金蛛屬仍存在著諸多疑點是我尚未釐清的,但是,何妨呢?透由對金蛛屬的野外觀察、圖鑑比對與相關書籍及網路搜尋間的流連忘返,其實就讓我產生非常美妙的感覺了。有時,我甚至會想,如果一切都那麼明確篤定,那麼,我的趣味會不會減損許多呢?我認為答案是非常肯定的。此刻,我對金蛛屬的探究告一個段落,我必須闔上四本圖鑑與另兩本參考書籍,瞬時,我的心揪了一下,好像順道被夾在了書籍裏。我知道,那是我的心神仍捨不得離開這種美妙的筆記過程,但是,何妨呢?就讓我暫時失魂掉神在那幾頁關於金蛛屬的書籍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