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與乳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核電廠與乳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2012年02月01日
作者:劉黎兒

展開一千萬人廢核連署(劉黎兒攝,先覺出版社提供)美國有兩位醫師研究發現,核電廠發出的低劑量輻射線是會致人於死的。居住在核電廠附近的女性比較容易罹患乳癌。

在美國或日本的研究顯示,附近有核電廠存在的居民,癌患乳癌的比例比沒核電廠的地區高出好幾倍,而且所謂的附近,是160公里圈內,而不只是幾公里周邊而已。

美國從1950年至1989年的40年間,白人女性罹患乳癌的比率增加了兩倍,古爾德(Jay M. Gould)與古德曼(Benjamin A. Goldman)兩位醫師比較美國所有距離原子爐160公里地區跟沒有原子爐地區做比較,發現有原子爐地區的乳癌率非常高,是其他地區的5倍。從核電廠發出的低劑量輻射線是會致人於死的,這兩位醫師因此寫了《致死的虛構—國家主導的低劑量輻射線的隱蔽》,震撼世界,最近因福島核災發生而再度受到矚目。

全世界的乳癌罹患率從1990年開始減少,但有核電廠的國家如日本、台灣反而上升。日本女性的乳癌死亡率從1950年至2004年之間,增加了5倍,也有日本醫師研究認為是日本列島蓋了55座原子爐所致,核電密度遠超過美國,普通市民平時就遭到比美國更濃的輻射汙染。

我曾專訪過前東芝核電工程師小倉志郎,他表示,以前世人以為要發生像車諾比核電廠事故般的核災,才會有輻射致癌的問題,現在了解核電廠平時放出的微量輻射線也有問題。核電廠的煙囪、冷卻用海水裡,都含有輻射物質,員工作業服都用海水洗,以前很單純地認為讓海水來稀釋就好了,後來才知道即使微量的輻射線也會影響健康,更覺得核電廠不能不全面停機。

台灣在亞洲先進國家中,乳癌罹患率及死亡率排名第二,死亡率也是台灣女性第一位,相較於歐美是停經後罹患居多,台灣患者年輕了20歲,其他婦癌如子宮癌等也名列前茅,台灣人平常被曝於核電廠放出低劑量輻射的濃度又高過日本許多,像台北在30公里圈內就有4座原子爐,是否也應追究台灣女性或台北女性罹患乳癌的原因?

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

──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

作者:劉黎兒

出版:先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31日

定價:25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