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際亞洲黑熊保育研討會安排了兩場座談會,分別在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及其所屬的低海拔試驗站舉行。每場約進行2小時,會中討論的情況皆比預期的還熱烈,並均能延伸出更進一步大家所認同的行動方案。茲將座談會所討論的內容及結果概述如下:
圈養熊類之經營管理及保育角色
本場座談會主持人為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熊類專家群組-人熊衝突組主席Dr. John Beecham,圈養熊類通常可藉由各項角色促進保育效能,包括種群基因的保存庫,即所謂「基因方舟(genetic ark)」,而研究單位及教育展示場所是用以執行在野外環境難以操作的生物學相關研究,並提供未來野放個體可能的來源。本場座談會的議題原規畫涵蓋熊類圈養的各種經營管理問題,期望提升動物應用效能及其相關之心理健康等福利,以及圈養熊隻野放所涉及之困難和挑戰等。但因座談會的時間有限,僅針對特生中心現有的圈養9隻黑熊,討論如何利用這些黑熊可能是最好的研究或保育方式。
在臺灣,目前飼養於圈養環境的亞洲黑熊約有42隻:18隻在公立動物園、9隻在特生中心、3隻在動物收容中心及12隻為私人所圈養。牠們大多大於10歲,即將超過可繁殖的年齡,而且在遺傳上是否為純種的臺灣黑熊也所知甚少,建議特生中心針對圈養黑熊的經營管理可以下列三項為潛在的目標:
一、科學基礎的研究:可側重於營養、生殖生態、疾病,或相較於其他會冬眠的亞種而言,臺灣黑熊不冬眠的基礎生理學。
二、加強教育宣導:包括開放一般民眾參觀、拍攝記錄黑熊的行為習性或製作教育宣傳小冊等教材,以提供學校和國家公園等相關單位使用。
三、進行繁殖復育:旨在提供最終可以釋放到野外的幼體,以增加現有的野生族群量。
與會者大多認同這三個方向,並且一致支持在特生中心進行圈養繁殖計畫,以增加個體數。與會人員認為野放的目的若是在增加野生黑熊適存地區的數量,以緩衝野生族群因人類所造成的死亡率,此策略的前提假設有二:(一)臺灣現有的黑熊棲息地尚未完全被熊所占用;(二)藉由野放補強人為導致的個體損失,讓野生族群大小可超過一閾值,也就是自然繁殖的數量超過了非法狩獵所導致的損失,而得以讓族群有所增長。筆者認為盜獵是目前臺灣黑熊野外族群的最大威脅,因此加強保護以減少個體因人為活動而損失是不可或缺,甚至這也是最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