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健康風險評估未出爐 官員先放話
面對美國貿易的壓力,台灣民眾到底能不能選擇安全的肉品為自己健康把關?被視為瘦肉精稱呼的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到底有沒有「可容許的」含量?昨(15)日潘孟安等5位立委再召開公聽會,意見交流。多數專家表示,無論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法典(Codex)是否制定MRL(不同國家、區域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安全標準),國內都應制定嚴格標準,將健康風險阻隔境外。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局長許天來澄清,澄清萊克多巴胺為飼料添加物,並非供治療用的藥物,禮來公司用在豬用飼料添加物的商品名培林(Paylean),因能讓豬隻增重,提高瘦肉率,俗稱瘦肉精,安全性高,不宜與其他成分混為一談。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表示,動物用藥、食品添加劑都是有毒性的,但為了生產時使用,殘留量必須在安全範圍內,並以此原則制定殘留量容許標準。
萊克多巴胺殘留量 未有足夠實驗證明安全
對於萊克多巴胺健康風險缺乏相關研究報告,ADI(每日安全攝食量)則只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對6位成年男性自願者實驗,單次大量口服萊克多巴胺的人體實驗結果,被多數與會者質疑不夠客觀。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質疑,6個人20歲年輕人當中有一位因為心悸而退出實驗,歐盟即質疑實驗結果,認為人體實驗至少要達60個人較具客觀性,而台灣卻要越俎代庖急著證明,「這怎麼對呢?」
無論是藥管局網站上的Q & A,或農委會10日主導的會議資料都表示「萊克多巴胺在國外上市使用約10餘年,在核准使用的國家中尚未有消費者產生不良反應的報告。」
對此,台大獸醫專業學院長周晉澄認為應就目前盛傳的兩個訊息澄清,一為美國FDA(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在核准萊克多巴胺後發布豬隻高致死率、致病率的訊息,以及曾於事後指控該藥廠隱瞞不利於實驗的數據。他建議衛生署查明,無論數據是否有影響,都應公開資訊,以昭公信。
周晉澄質疑,台灣已經有很好的飼養系統,養出很好的家畜,有必要用瘦肉精嗎?而且萊克多巴胺人體實驗資料太少,特殊族群試驗缺乏,對健康大眾或許風險小,但缺乏敏感族群、小孩的研究資料,而對人類心血管也有副作用。
一旦開放瘦肉精,未來進口的肉類都可能殘留瘦肉精,這使得曝露風險增加,而華人社會內臟使用頻率、數量的特殊性,未被考慮進去,中國針對肺臟殘留量的研究顯示是有明顯風險的。詹長權更以「在暴露評估的菜籃子裡,少了很多東方食品」,直指以吃牛的習慣來引申到吃雞肉、火雞肉、豬肉,這種以西方模式套用在東方飲食的風險評估是不對的。
風險評估未出爐 何來風險管理
詹長權認為目前在討論瘦肉精健康風險時,未秉持客觀、透明、完整及獨立審查原則,「光是誰在做健康風險都不知道,哪有透明?」風險評估以及風險管理者之間缺乏協調,而在風險評估未完成之前,風險管理人員卻已先放話,認為風險管理者角色混淆,干預科學研究。
此外,政府都只舉JECFA的實驗結果,歐盟與中國雖於2009、2010年曾提出新的事證,卻未被相關單位重視。無論是農委會或衛生署都只提科學數據,但對決策會衝擊到誰,誰得利,對那些產業有影響,也未講清楚。
詹長權也指出,台灣雖為WTO會員國,健康和貿易衝突下仍可於食品預警機制運用原則下,暫時使用檢疫防疫的措施,也就是可以禁止進口。
沒有任何國際公約 剝奪國家照顧人民健康的權利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倪貴榮則認為,從2年前美牛風波延燒至今,都因科學數據的不確定性,無法提供解答而造成爭議,若未能建立完善的風險治理體系,只從個案角度觀看,問題將層出不窮。
倪榮貴表示,CODEX是風險管理單位,所下的決定是共識決,不完全是科學的結論,而且只是參考。台灣非CODEX會員國,可採取比CODEX更嚴格的標準;而WTO也從未否定或剝奪國家保護國民採取適當措施的權利。
另外,關於瘦肉精一國兩制的做法,倪榮貴認為過去台灣瘦肉精採取零風險的作法,現在擬對外開放,對內卻嚴格禁止,這讓適當保護水平不一致,從法理來看水平應該要一致。
立委潘孟安結論時表示,WTO的「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只要藥物殘留檢驗標準有科學依據,會員國的檢驗標準甚至可以訂得比國際通用標準還高,歐盟等國皆樂於使用該方式,保障其國家免於瘦肉精美牛的入侵,他希望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應制定更嚴格標準。(繼續閱讀)
之一 | 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