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上篇談到GDP已不足衡量國家整體福祉,更應納入遭忽略的外部成本(如環境、社會福利等),各國漸漸意識到這點,也提出「超越GDP」的想法,但如何落實呢?臺灣是否能跟上國際趨勢,朝永續未來邁進?且看今日專欄。
超越GDP,別人怎麼做?
前述國際層級的大型研究,為「超越GDP」開闢了一條新的取徑,但各國是否願意跟隨,才是決定經濟體能否轉型的關鍵要素。
- 不丹:更完整的國民幸福指數
當談到不盲目以經濟成長作為擘畫國家發展方向之時,不丹對國家幸福指數之發展與重視,是常被提起的正面範例。但其原本的幸福指數中,並未涵括生態系統項目。為了克服此項缺失,該國於日前參考TEEB分析方法,完成了生態系服務價值的總估算,估算結果顯示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約為GDP的十倍。(註1)
- 英國:幸福是什麼?問公民最知道
除了不丹之外,歐盟等成熟經濟體,益日漸重視另一種經濟發展型態的可能性。如歐洲議會,於去年度通過執委會植基於其2007年時即開始推動的「超越GDP」(Beyond GDP)大型計劃成果,提出「超越GDP路徑圖」,明確指出應發展可反應環境衝擊以及生活品質的指標,並回饋至政策決策之中。(註2)
英國目前雖是保守黨執政,但首相卡麥隆亦於2010年底宣布將以「國家福祉」而非「國民所得」的成長衡量政府的施政績效。
因此於2010年底至2011年間,藉由各類公共討論機制,包括專家會議以及總共175場牽涉不同利益相關人的公民諮詢行動,凝聚出該國民眾對於「福祉」的認知。其調查結果顯示,民眾認為影響福祉程度的因素為「環境品質」、「健康」、「群體關係」、「婚姻關係」、「就業滿意度」等五項。而依據公共諮詢結果,國家統計局規劃度量國家整體福祉(Measuring National Well-being)專案計畫,將分析各層面適用之評估方法。(註3)
- 德國:國會推動,克服GDP限制
德國方面,則由國會成立「成長、福祉與生活品質」專家委員會(Study Commission on Growth, Wellbeing and Quality of Life),此委員會的任務,除了於2013年底前研析完整的福祉衡量指標,以克服GDP的限制外,更需就如何推動永續經濟體,提出具體政策建議。(註4)
- 美國:州政府比較有Guts!
超越GDP的呼聲,亦席捲至美國。美國因應今年第三次全球永續發展高峰會所提出的國家提案,雖未如上述國家提出整體性福祉衡量思考,但至少在其提案中指出了:「儘管目前沒有能夠取代GDP的衡量指標,但為了更清楚辨識市場外部性--例如自然資源耗竭、公共衛生的負面影響--首重各國政府系統性地量化、監測與評估自然資本。」(註5)
相較於其聯邦政府的保守,美國馬里蘭州州政府,在追求永續經濟體上,有非常具體的進展。該州自2009年起,邀集學者專家群以及相關部會,籌組了真實進步指標(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 GPI)的工作小組,估算該州真實進步指標。該指標總共同時考量環境(各類污染的外部成本)、經濟(貧富差距等)與社會(犯罪率、休閒時間多寡等)三個層面共26項指標,藉此具體檢視該州的發展。(註6)
而專家小組不僅僅回溯分析了馬里蘭州GPI自1960年到2010年間的變化,並與同時期的GSP(就是該州的GDP)進行比較,更設計政策分析功能。建構了智慧型成長(Smart Growth)、潔淨能源發展(Clean Energy )以及綠色就業( Green Jobs)三個情境,分析各情境執行下,2060年時該州的GPI變化。更難能可貴的是,州政府承諾藉由GPI,檢視該州預算分配及未來成長策略,甚至作為次級地方政府提出規劃策略時的檢視依據。
台灣的幸福指標是?
當全球皆積極藉由量化現有經濟體系的環境外部成本,以達更周全的觀點,檢視政策是否有助永續發展時,台灣有沒有銜接上這個趨勢呢?
馬總統日前指出,將要求主計處提出「國民幸福指數」,以作為GDP以外的衡量。而根據報導,主計處亦將依循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去年提出的「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作為台灣幸福指數的參考。
然相較於英國廣泛地諮詢,謀求民眾對福祉的意見;以及德國由國會主導,除了研析指標,更欲提出具體政策建議。當前台灣政府只想橫向移植「美好生活指數」(OECD)的舉動,則顯得見樹不見林。更諷刺的是,當馬總統作此宣示時,卻忽略台灣目前既有的兩個具有超越GDP性質的指標系統──永續發展指標及綠色國民所得帳。前者就環境、社會、經濟各層面表現,逐年檢視台灣是否持續往永續發展目標前進。後者則將排放污染物與耗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質損與折損,加以貨幣化。只是各項政策規劃時,根本無視此兩個指標系統提供的政策訊號,仍臣服在GDP迷思下。
政策不配合,永續成空話?
例如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自2003年起,每年公佈台灣的永續發展指標,而依照2009的評定結果,台灣目前在生態資源以及社會壓力上,均屬悖離永續發展的狀況,主因為天然海岸與農耕地不斷流失、貧富差距擴大等。至於環境污染所造成的社會成本,主計處亦每年公佈綠色國民所得帳,估算台灣在污染物排放及自然資源耗用上的環境外部成本,依據其評估結果顯示,2010年時,台灣環境外部成本達到836億,相較2009年增加1.2%,約佔GDP的0.61%左右。
相較於國際最新發展,台灣在永續發展指標涵蓋類別或綠色國民所得帳的估算方法,均有待改善之處,例如永續發展指標,去年度已提出新版的指標項目,卻依舊未能如歐盟般納入與物質耗用效率相關的指標,以俾掌握開放經濟體大量耗用進口物質,對他國造成的環境衝擊。綠色國民所得帳則未涵蓋重金屬等有害空氣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將導致低估環境質損。
然而,比起指標系統本身的缺陷,更令人憂心的是,從未見到預算分配與制度具體回應前述指標系統的評比結果。因此在討論能源稅或開發計畫時,爭論還是聚焦於對GDP的影響,而非從整體社會福祉、是否有助台灣永續發展的角度來思考。
雖然馬總統要求主計單位研擬幸福指數,而民進黨的十年政綱中,亦提出「我們必須揚棄唯GDP 成長主義,改以創造就業、提高所得、提升生活品質的經濟發展目標」的訴求,但就前述發展可知,台灣在超越GDP的步伐上,仍落後歐美等國。
解除台灣的GDP上癮
因此,唯有儘速效法「生態系暨生物多樣性經濟學」的研究,盤查台灣的「總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並與綠色國民所得帳加以結合。另於研擬幸福指數的過程中,仿效英國的公共諮詢程序,開始社會對話。最終更應落實「永續發展基本法」(草案)中所規範的「政府制訂政策與法規、編列預算時,應將永續發展納入考量」此精神,推動各項政策時,不能只偏執說明其對GDP成長率的影響,更應考慮此政策或預算編列對永續發展指標、綠色國民所得帳會造成什麼影響。
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去除「GDP成長主義」的魅惑,邁向可創造社會福祉的永續經濟體。(全文完)
【經濟可以不一樣】系列文章
※ 專題介紹:經濟發展與環保非得勢不兩立嗎?在 保育生物多樣性的過程中,許多人看見了守護自然資本的價值,並在資本主義之外,開拓了提供更友善環境、土地和生產者、消費者的經濟模式。自本週起,生物多 樣性專欄將連載【經濟可以不一樣】專題,希望透過實際案例,提供讀者不同思維角度,看見更多經濟發展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 http://chimalaya.org/2012/03/16/gross-national-happiness-in-bhutan-a-policy-in-making/
- http://www.beyond-gdp.eu/EUroadmap.html
- http://www.ons.gov.uk/ons/rel/wellbeing/measuring-national-well-being/what-we-do/art-what-we-do.html
- https://www.btg-bestellservice.de/pdf/81022000.pdf
- http://www.uncsd2012.org/rio20/index.php?page=view&type=510&nr=370&menu=115
- http://www.green.maryland.gov/mdgpi/model.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