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珍稀物種食蛇龜,近年來因為中國食、藥用以及寵物市場需求,不斷傳出違法走私出口案件。目前有2千多隻經海關緝私偷渡而倖存的食蛇龜,接受中興大學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養護,不過,牠們能不能再度回到野外棲地?上週六(19日)中興大學即以「龜家路迢迢」為題舉辦研討會,生命科學系副教授吳聲海表示,在野外族群式微之際,期待透過這批目前收容最龐大的野生動物收容、救傷、野放、評估經驗,建立保育典範。
台灣為食蛇龜最後基地 獵捕壓力未曾稍減
被列為二級保育類的台灣原生種食蛇龜,只分布在中國華南、日本八重山群島以及台灣,其中又以台灣的族群數較穩定,不過辛苦保育的成果,在這幾年間快速消失,獵捕壓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2006年8月8日一批從金門打算透過漁船丟包走私的台灣本土種食蛇龜被海巡攔截獲救;同年9月,新竹南寮再查獲一批數量311隻食蛇龜;2009年,高雄海關破獲2起走私案,分別為200隻以及目前最大宗的走私案高達1200隻食蛇龜。類似的走私案件,讓2000多隻食蛇龜流離失所,30%以上因受傷、緊迫死亡;而未查獲者不知是這個數據的幾倍。
工程入侵 棲地消失
此外,棲地的消失與壓縮也是淡水龜減少的原因。2007年,湖山水庫開工後數年,現場仍有食蛇龜流離失所,吳聲海團隊一直到2009年陸續在此地撿拾近200隻食蛇龜就近野放。
凡此種種,都令台灣原生淡水龜走向不歸路,收容或野放兩難。
吳聲海說,捕捉食蛇龜因為沒有生命危險,牠不會反抗,帶著就走,因此幾乎都是大規模走私。從查緝早期多為成體,到近年則以亞成體居多,顯示非法繁殖或捕捉技術更有效;也有學者認為是族群數降低。
目前由中興大學與林務局合作的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有2000多隻食蛇龜,吳聲海表示,這些被人捕獲或走私的食蛇龜經查獲,都處於長期缺乏照顧,處於緊迫狀態,傷病慘重,不少個體因此死亡。而龐大的收容量,對於人與龜都是項壓力,這也是研究團隊尋思找出最優方案的原因。
以社區模式保育食蛇龜
很多人誤以為野放是件容易的事情,其實不然。這些被捕捉的食蛇龜來自全台各地,已無法判斷來自何處,即使回原棲地,仍是當地獵人俎上肉。而把存活的動物野放,卻又可能因為季節、棲地的不當而無法達到保育的目的。
5年來針對這些食蛇龜研究是否能回到野外棲地,吳聲海團隊從族群遺傳、棲地喜好、活動範圍、棲地預測、野外適應等因素進行調查研究,也以地理資訊系統預測食蛇龜在台灣適合居住的棲地,透過科學技術找出合適的地點不難,癥結在於能否克服人為的干擾,因此優先考量具備保護區地位的地點。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表示,若野外族群穩定,應以野外族群保育為優先,野放不應影響野生族群,特別是野放帶來的疾病、遺傳風險不得不考量;最根本作法就是解決走私問題;最好選擇過去有過食蛇龜,現在沒有,但造成消失的原因已不存在的地方為優先考量。
目前台灣淺山雖不受國家公園及保護區法令保護,卻適合食蛇龜生活,因此社區和人為活動不得不面對。裴家騏建議,平原、農業地帶以社區保育觀念來推,與社區民眾合作,不見得設保護區。
有學者倡議提升保育等級,或於CITES(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或稱華盛頓公約)運作將之列為附錄Ⅰ名單,但無論保育等級多高,民眾抵不住高價的誘惑,加上主管機關不作為、睜一隻眼閉一睜眼,食蛇龜消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