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復育 新屋溪出海口水筆仔阻河道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不當復育 新屋溪出海口水筆仔阻河道

2012年10月29日
摘錄自2012年10月26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新屋溪出海口水筆仔復育10年有成,但水筆仔繁殖力驚人,以致造成出海口河道嚴重淤塞;馬鞍藤工作室負責人謝健山說,水筆仔應種在防風林內,但民眾卻隨手插在河道上,錯誤的復育反而危害河道,汛期容易引發上游淹水。

前縣長朱立倫任內發起水筆仔復育,每年4、5月,縣府農業局會舉辦復育水筆仔活動,有不少縣民參與,原本新屋溪出海口僅有不到百棵水筆仔,如今,出海口與海濱地區有超過十萬棵水筆仔,遠望猶如一片沼澤,河道因此淤塞嚴重。

謝健山說,有民眾撿到水筆仔就往河道插,固然有復育之心,但地點不對,水筆仔隨水飄流,落地就生長,水筆仔應種在防風林內,才具有保護海岸退縮與吸收海沙、泥土中重金屬的功能,更能確保永安海濱特有青白、湖邊、網紋、粗腿綠眼與北方呼喚等招潮蟹棲息地。

謝健山說,新屋溪出海口有很豐富的水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更是水筆仔、海茄苳等台灣少數海濱胎生植物分布緯度最北的地區。如今水筆仔大量繁殖,河道日益縮減,上游只要碰上颱風或大雨,很容易淹大水。

為維護新屋溪水順利出海,在水筆仔繁殖期,謝健山等生態保育志工都會到新屋溪剷除河道上水筆仔幼苗,但水筆仔是少數胎生水生植物,一棵水筆仔3年長成後,可繁殖上千水筆仔苗,籲請民眾將水筆仔種在防風林內或海灘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