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救護北部灣海洋生物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廣西救護北部灣海洋生物

2013年04月10日
摘錄自2013年4月9日新華社廣西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北部灣海域生活著儒艮、中華白海豚、中華鱟等珍稀海洋野生動物,廣西積極救護傷病的海洋動物。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統計,僅2012年,南寧動物園先後安排91人次在廣西、海南等地參與救護點斑原海豚3頭、寬吻海豚8頭(幼子1頭)、糙齒海豚2頭、長吻原海豚7頭,共計4種20頭,成活率100%。此外,南寧「海底世界」先後對民眾自發送來的1隻綠海和3批中華鱟,進行收容和傷勢救治,目前均受到良好保護。北海水族館在政府多部門聯合執法行動中,救護出庫氏硨磲55個、硨磲67個、中華鱟17隻。南寧動物園副主任陳月妃透露,救護的海洋野生動物多以肺部感染、腸胃炎症、身體外傷等病症為主。

廣西北部灣沿岸已初步建成綜合通過能力約2億噸的大港,2015年綜合通過能力將超過3億噸。欽州、防城港、北海等地佈局了大型石化、鋼鐵、林漿紙一體化等項目。此外,北海市現有漁船5600多艘,超過三分之二的漁船都是近海作業船隻,捕撈強度大與資源保護的矛盾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