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自由化下的小農經濟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貿易自由化下的小農經濟

2013年07月09日
作者:蔡松伯(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專欄作者)

從2001年WTO杜哈回合談判受挫以來,各國開始轉向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s,FTA)的談判,於是原本安居樂業的小農經濟,開始受到農業大國的傾銷與開放壓力。但小型農業面臨自由貿易,只有淘汰的命運嗎?2013年6月28日,在師大附近的獨立書店「公共冊所」,由台灣守護民主平台舉辦的「社會民主理想國:小農經濟篇」論壇,有四位專家為我們指出小農的潛在優勢,與不為人知的效益。演講中也談到,面臨自由貿易的步步進逼,民眾可能面臨許多政府不知的食品安全問題,而小農經濟或許是最佳的解決途徑。

圖為小農市集。資料照片。

台灣農業的內外交迫

中興大學應經系陳吉仲教授首先闡明,台灣農業的特性是小規模的農業型態,由於本土社會固有的繼承文化,加上兼職農人眾多,使台灣農地處於無限細分的狀態。同時,可耕地面積也以每年4000公頃的速度消失中。因此台灣農業如果即使整合成許多的大農產業,也無法與國外大規模的粗放農業競爭,為了不論是台美FTA或加入TPP,都將面臨農業浩劫。

但陳教授認為,台灣農業最大的問題是政策扭曲。舉例來說,全世界僅剩台灣維持稻米保價收購的制度,結果使糧商而非農人成為既得利益者。肥料補貼政策也間接鼓勵農人濫用農藥,肥料商雖獲利,但卻傷害消費者健康。加上農業補貼預算缺乏糧食安全的概念,一旦面臨農業關稅開放,長期受政府扭曲的農業將消滅的更快。其實政策不應造成農業的外部成本,反而應該補貼農業的外部效益。例如農業對生態的保育、環境的維護與文化的保存,這才是應該直接補貼的行為,而非用政策扭曲農業固有的優勢。

資料照片。台灣農村陣線提供。

小農經濟的潛在優勢

世新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認為,歐盟的補貼政策是針對農人的「行為」而非產能,例如採取有機肥料或環境工法,因為具備環保的外部效益,因此獲得更多的直接補貼。因此,歐盟農產品即便面臨自由化的競爭,依然能夠獲得消費者的信心。事實上,仰賴進口農產的社會,常會面臨輸入性的通膨問題,且民生食品容易受到價格操縱。更可怕的是大規模生產的農業,往往依賴化學肥料與基因改造,對民眾造成的健康傷害,遠大於表面上的價格優勢。

同時她也提出,小農最大的優勢,就是形成相互交換的「社會網絡」。舉例來說,台灣農民會私下分享種植心得,甚至互相交換種子,因此在種植的過程中,往往不經意的雜交出優勢品種。另外,農人也協助其他經濟作物(如大蒜、蔥)的收割,並免費取得適應良好的種子,於是間接的傳播優勢作物。諸如此類的技術流傳,完全不需要任何成本,僅能仰賴傳統農業中的社會網絡。然而,集約化的農業生產卻無法享有此種小農優勢,更無法促進農作物多樣化,反而容易形成生態與健康問題。

用「頑固的口味」支持小農

248農學市集。資料照片。「上下游新聞市集網站」共同創辦人馮小非則說明,小農經濟就是細緻文化產業。台灣雖然是小國,但不同農村或區域之間,往往存在各種當地才具備的農作物與文化,這些潛在的文化的保存與旅遊商機,都是集約農業所無法具備的。她更強調,台灣人應該用自己「頑固的口味」,來支持這些僅有在小農型態才可創造出的作物與食品。例如芭樂乾因為大多仰賴進口,因此夾雜多種防腐劑與香料,但本土芭樂乾雖然不為大通路喜愛,但細緻與健康的口感,卻是無法取代的在地特色。

最後,主持人台大社會所李丁讚教授總結,台灣農業面對貿易自由化的衝擊,不能只看農業產值在GDP的百分比,更要去思考小農型態對環境與文化的貢獻。同時,呼籲消費者重建與生產者間的互助網絡,追求低價的消費行為並非不可修正,藉由消費互助團體的推廣,可以使民眾思考更多有利社會的消費行為。例如南韓民眾對本土稻米與肉類的支持,最終可以抵抗來自FTA的衝擊。陳吉仲教授也表示,日本可以為了保護稻米而在汽車關稅上向美國妥協。因此農業發展與經濟利益並非互斥,政府與消費者的直接支持,才是維繫小農優勢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