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梯田復耕受國際肯定 八煙與日本締結姊妹梯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水梯田復耕受國際肯定 八煙與日本締結姊妹梯田

2013年08月12日
本報2013年8月12日新北訊,洪郁婷報導

生態工法基金會董事長賀陳旦(左)與英田上山梯田團代表豬野全代(右),簽約締結姊妹梯田新北市金山區八煙梯田與日本岡山縣的英田上山梯田團,10日正式締結為姊妹梯田。英田上山梯田團,長年投入於復耕日本梯田,復興農村文化,曾獲選2012年日本農業12傑的非營利組織,農業成就獲得許多肯定。本次締約是繼今年5月,八煙聚落成功加入聯合國里山倡議會員後,又往國際邁進一大步。雙方締約內容包括,每年互訪對方梯田,交換當年收穫的新米,也承諾當彼此遇到困難時要互相扶持等。締約後雙方互贈禮品,展現彼此的友誼。

其實八煙的梯田曾經廢耕達25年,2008年生態工法基金會來到八煙之後,花了5年的時間修復灌溉水圳,逐步恢復八煙梯田的農業和生態。

談起雙方締結姊妹田的契機,生態工法基金會董事長賀陳旦認為,八煙梯田的地景就是里山倡議中,高山森林與平原間的農業聚落,形成一幅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畫面,這樣的畫面也感動了英田上山梯田團,讓他們願意和八煙締結姊妹梯田。

本次締約儀式在山林講堂舉行,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水保局分局長楊明德,贊助企業集思總經理萬冠麗、春水堂董事長張榮貴,以及將八煙復耕融入通識課程的元智大學副教授梁家祺,都也到場見證台日姊妹田締約儀式。

八煙聚落與日本英田上山締結姊妹梯田

簽約後,主辦單位帶參與割稻體驗的民眾和同學到田間,簡單而莊重的祭天儀式之後,台日夥伴以及贊助企業員工和元智大學的同學們一同到田間,收成今年春天插秧的稻穀。看過年過80的里長伯與鄰長示範專業割稻技巧,眾人也拿起鐮刀往金黃的稻田走去,感受收穫的喜悅。

辛苦勞動後,主辦單位安排當地的特色午餐,其中一道是使用當地食材水紫蘇的八煙草包,風味相當獨特,帶有清新的草葉香氣。另一道看似平凡的滷豆干,則是用里長伯親手栽種的大葉田香葉片做香料,有自然的甜甘味。大葉田香是生態工法基金會依照當地環境氣候,建議里長種植的作物,幾乎不需要照顧就能生長,因為不使用農藥,信手摘下葉片就能品嘗。

里長伯介紹大葉田香   八煙農特產大葉田香粉

日本梯田團:讚八煙創在地品牌

當日下午,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帶英田上山的農友們參觀八煙聚落,交流彼此復耕梯田的心得。梯田團代表豬野全代表示,很讚賞基金會能活化八煙聚落,創造在地品牌,替居民增加收入。邱明源坦言,基金會一直努力讓八煙聚落賺錢,有穩定的收入,才能維持梯田的耕作,舉凡農產品販賣,行銷當地觀光帶動消費,以及建立社區發展協會販售特色手工藝品等,都是基金會的努力方式。

日本農友解說英田上山梯田復耕前後變化英田上山的農友不僅復耕梯田,與政府合作開設「上山棚田大學」積極復興農村,也將棄置多年的老房子修復成當地的公民會館,各國農友也會到這裡互相交流學習。

日本夥伴分享復耕經驗時表示,日本復耕的梯田是地主無償借給的梯田團使用,前後共有 4000人投入6年的時間,參與英田上山的梯田復耕行動。團員之一松井秀美表示,參與復耕雖然辛苦,但卻非常有趣好玩,相當樂在其中。

聽到日本農友分享的經驗,邱銘源感動於日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也希望能喚醒台灣人對土地的關懷。

回到田間  台日共同難題的解方之一

邱銘源說,泡沫經濟讓日本人發現,在都市工作並無法支持自己的生活,年輕人看不見未來,於是選擇回到田間工作,至少不必擔心餓肚子的問題,而且「看著作物一天天成長,真的非常有趣。」和目前台灣22k情況相似,年輕人在都市根本無法生活,邱銘源說,政府若能協助讓年輕人回鄉務農,不僅改善青年就業問題,連老人照顧問題也一併解決了。

日本農友讓邱明源驚艷的還有適用於梯田的小型農機,因為梯田上下高差,不利於農業機械進出。看到日本農友展示的照片中,輕巧易搬運的農機,邱明源興奮的說,這就是八煙和台灣梯田需要的。

英田上山農友與邱明源開心合影

生力軍:二代返鄉  大學生也參一腳 

水梯田裡的台灣蜆蔡文照是八煙的孩子,和許多農村孩子一樣,離開故鄉到都市打拼,在基金會牽線下已經半退休的他,又重新回家鄉。蔡文照說,很高興看到梯田復耕後,也樂於分享家鄉的豐富生態,特別帶著拜訪八煙的朋友們到梯田裡摸蛤蜊兼洗褲,看看都市看不到的野生台灣蜆。

對復耕梯田充滿理想的蔡文照說,單靠販賣農產品的收入太低,留不住年輕人,還要加入觀光、休閒的元素,帶起農村經濟,也讓更多人也來欣賞八煙的梯田美景。文照大哥對故鄉很有熱情,儘管農夫生活忙碌辛苦,他寧願自己「犧牲一點沒關係,先作起來讓年輕人來接。」

元智大學梁家祺將八煙復耕融入於課程,帶領學生參與八煙復耕過程。10日收割的稻穀,即是今年春天同學們插下的秧苗。梁家祺說,修課前,許多學生對環境其實並不關心;但是藉由這樣的課程,讓學生看見環境的問題,進一步去關心了解之後,又會產生新的視野和想法。實際上有些學生已經開始行動,像是去接觸或參與NGO的活動,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學生加入關心環境的行列。

里山(Satoyama),源自日文的奧山(Okuyama,高山)與里地(Satochi,平原)。指高山與平原之間,森林、社區與農業構成的地景。2010年,「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通過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屆締約國大會,提倡以永續方式管理應用自然資源,使現在與未來的人類能均享自然的恩惠,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共存共榮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