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芋田:平凡中的不平凡 | 環境資訊中心

休耕芋田:平凡中的不平凡

2013年10月08日
作者:鄭漢文(台東縣延平鄉桃源國民小學校長)

※ 芋田的經營是達悟族世代累積的集體實踐模式,是人與自然環境互動延伸的歷史。除了水芋的耕植外,芋田的休耕體系也是傳統生態智慧中重要的環節。休耕環境最直接的意象,不外是五節芒植物社會與水芋田相互呼應成島上最為重要的地景。

山林五節芒草原到水芋田。(圖片攝影:鄭漢文)

芋田搖身一變大不同

五節芒為典型的嗜矽植物,其能汲取土壤中的矽酸於葉緣,因而能使葉片直立在密植的環境中,有效的截取陽光。年粗估可達45公噸/公頃的落葉殘體,成為貧瘠土地有機肥的重要來源。植株含有大量的矽酸,因此在火燒耕地的炭化過程中,矽酸被濃縮在炭灰內,在農藝上具有阻止病菌侵入及改良土壤的作用。

「水田用久了芋頭愈來愈小,水就不要進去,讓它往旁邊流,讓它長草,最好是有芒草、有樹,讓土地休息,讓他好好的呼吸;如果田裡有芒草但濕濕的有水的話,田裡的養分會不好。」--郭月桂

達悟族稱休耕地為kaoagoagkan,指「沒有水的地方」。當土地地力不斷耗盡時,芋田的收成不但欠佳,而且水芋容易得病,這時最好是讓土地好好的呼吸。因此,芋田的主人會透過水源的遮斷或改道進行休耕,而這一改變濕地的過程,則會將原本以栽植水芋為主的的水域環境,漸次演變成沼塘、泥灘、草澤、芒草、樹叢的乾生植物社會,同時也會創造出不同的植物群落,這些地方自然的成了鳥類、蟹類、鼠類或蛇類等等動物的棲地和避難所。

野生動物棲避敵的芋田周圍灌叢(圖片攝影:鄭漢文)

就以鳥類來說,不論是漫步在田間的紅冠水雞、高蹺鴴,躲在芋叢嚇人的田鷸、白腰草鷸,快步鑽入草澤的白腹秧雞、緋秧雞,停在邊際伺機抓魚的翠鳥、紅尾伯勞,乾濕兩地相宜的黃鶺鴒、灰鶺鴒,築巢於田埂草堆的錦鴝,集體於林下覓食的赤腹鶇、白腹鶇,穿梭灌叢的棕耳鵯、巴丹綠繡眼,成群停棲樹冠的黃頭鷺、小白鷺等等,佇立在岩塊上的藍磯鶇等等,在各自不同的棲地,打造不同的群落。

小白鷺。(圖片攝影:鄭漢文)

紅頭鷺科鳥類的棲息地。(圖片攝影:鄭漢文)

禁忌 來自經驗的傳承 

除此之外,蒼鷺、夜鷺也都是休耕地的樹叢間常見的鳥種,牠們有個共同的稱號,那就是魔鬼的公雞。當牠們於夜間成群盤旋部落居家上方,而且邊飛邊叫時,一如manawag(呼喚鬼魂),這是不祥的徵兆。老人家說:

「我們稱牠們為apean no anito(惡靈附身的鳥),或是kamararahet no miyasasalap(邪惡的鳥)。」

番鵑tazokog另外有一種鳥類tazokok(番鵑),盤據五節芒草生地;花穗上的蟲癭,是番鵑擦屁股留下的。嘟...嘟...嘟嘟嘟嘟攝人魂魄的鳴聲,被認為與不幸的意外有關,隱含著「失怙」或「死亡」。

「一個人死在哪裡,亡魂就盤據那個定點。」因此,當有人在田野意外死亡,那兒成了家族的禁地,不可以隨意靠近或進行開墾。--謝永泉,2004:14

意外死亡之地,那是惡靈徘徊之所。文化感知下那是一個凶地,達悟族稱之為maciatay(以前死過人或曾經流過血的地方),是不能隨便開墾,那是神/人/靈三者相互交戰、相互妥協的場域。另外,如果新開墾一塊土地,當夜裡夢境非人類的臉譜現身警告時,必須趕快以金片賠償,並保留一個區塊做為惡靈之用,否則不幸的事將會降臨。這些島上「所有的幻思與宗教信仰,一如任何經驗的符號,均涉及了生產,也變成了抽象與嚴謹的機能系統,反映在空間的實質秩序。」

部落文化緊繫著自然脈絡

文化秩序表現在日常經營的水芋田,看似獨立的、單一的農作體系,然而細突其內涵,關涉著林野的經營,以確保芋田上方的水源得以源源不絕;牽動著生物帶的樹籬種植與撫育,以防患鹽霧和強風襲擊;其它如休耕草生地的季節性利用、不干擾魔鬼公雞棲息的樹叢、不開墾亡魂盤據的凶地、賠償返還鬼靈占據的禁地,這些生物群落的建立,都是以高度的生態信仰和自然共作,都是將人參與其間,而讓群落的多樣性更為豐富。

芋田蘆竹(圖片攝影:鄭漢文)

文化在神話思維、語言命名、歲時祭儀、禁忌體系等等綜合體現在生態實踐的芋田經營,看似巧妙的安排、精熟的理解、默會的知識等,其實不過是一一環繞在靈性世界觀中,強調人類與自然世界關係的共生性。不過也因為是這樣的高度看待,讓人類自然的融入自然,自然的成為生物群落的一環。

【系列文章】

【參考資料】

  • Datnoff, L. E., R. N. Raid, G. H. Snyder, and D. B. Jones. 1991. Effect of calcium silicate on blast and brown spot intensities and yields of rice. Plant Disease. 75(7):729-732.
  • Harvey, 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Blackwell.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