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系列】自然界中的斷背山:動物的同性性行為 | 環境資訊中心

【Cross系列】自然界中的斷背山:動物的同性性行為

2013年11月19日
作者:夏洛克

作者:Brocken Inaglory,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Males_Anas_platyrhynchos_2_.jpg,本圖符合CC授權使用。

最近多元成家議題正夯,不論是支持還是反對方,各種不同的觀點也紛紛被提出,其中一個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論點是「同性戀不自然」。這樣的論點讓我想起多年前曾經在「生態學與演化趨勢」期刊(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看過一篇討論「動物同性性行為」的論文,當中作者分別從「造成同性性行為的機制」以及「同性性行為在演化上意義」等面向討論同性性行為,所以在此我想以這篇論文為基礎,並且另外蒐集一些研究案例,來談談「同性性行為是否真的這麼不自然」!

同性之間的性行為並不罕見

事實上,同性性行為存在於自然界的許多動物類群,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生類、昆蟲、軟體動物、線蟲等不同類群都有同性性行為的紀錄。甚至在某些物種當中,同性性行為也不算罕見,例如胡兀鷲(Gypaetus barbatus)個體間的騎乘行為,有11-26%是在雄性之間發生的;在黑背信天翁(Laysan albatross),31%的配偶對(pair)是由雌性個體組成;而在瓶鼻海豚(Tursiops aduncus)雄性個體的性行為當中,甚至有50%是發生在同性之間!而這些同性性行為的發生頻率還可能被低估,其中一個原因是過去認為性行為只會發生在不同性別的個體之間;另一個原因則是某些動物的雌雄個體的外型差別不大,使同性性行為不容易被注意到。

在繼續討論同性性行為之前,有三個概念值得先釐清一下:同性性行為(same-sex sexual behavior)、同性性偏好(same-sex sexual prefrence)及同性性傾向(same-sex sexual orientation )。

  • 同性性行為

果蠅。作者André Karwath,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Drosophila_melanogaster_-_side_(aka).jpg。本圖符合CC授權。

如果異性個體之間在生殖時所表現的互動(例如求偶、交配)發生在同性個體之間的時候,我們就會稱之為同性性行為。在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性行為的研究當中,許多基因的突變會導致雄果蠅向其他同性個體求偶,而這些突變導致同性求偶的機制也不盡相同。以OR67d與GR32a兩個基因為例,這兩個基因是被用來製造費洛蒙的接受器,其功能是抑制雄性個體之間的求偶行為。當這兩個基因突變時,雄性個體就無法分辨求偶對象的性別,進而對其他雄性或雌性個體都會表現出無差別的求偶行為。

  • 同性性偏好

同性性偏好指的是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個體較傾向選擇與同性個體發生性行為的現象。例如長葉瘦蟌(Ischnura elegans)的性偏好會受到社會情境影響,如果在全為雄性個體的環境裡待一段時間,雄性個體在後續的選擇實驗會偏好選擇向同性個體求偶;然而這個偏好並不是不能改變,如果讓同樣的雄性個體放到同時有雌雄兩性的環境時,原本偏好同性的雄性個體在後續的選擇實驗就會轉而向雌性求偶。

  • 同性性取向

相較於性偏好,同性性取向是比較穩定且持久的內在偏好。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比較少,因為研究人員只能透過觀察動物的長期外在行為表現來判斷,而「到底要多長期才算長期」也是一個問題。目前針對圈養的南極企鵝(Pygoscelis antarcticus)的觀察發現,某些雄性個體會與其他同性個體形成長期的配偶對;而在大角羊(Ovis canadensis)中則發現某些雄性個體交配的對象,都是那些比較會表現出雄性行為的雌性個體。

談到這裡,有些人或許會有這樣的疑惑:如果「生命的意義是為了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動物為什麼會表現出無法產下後代的同性性行為? 這可以分別從同性性行為「內在的機制」與「帶來的好處」來討論。

造成同性性行為的機制

探討造成同性性行為機制的研究,主要是從基因、神經、內分泌與社會情境等面向切入。有關基因如何造成同性性行為的研究,已經在前面果蠅的例子介紹過。在神經機制方面的研究,則可用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為代表。線蟲具有兩種性別,雄性與雌雄同體(以下稱「雙性」),其中雙性個體能夠散發費洛蒙吸引雄性個體,而其他雙性個體則不會受到影響。因此研究人員好奇:雄性會被吸引而其它雙性個體卻不會有反應的關鍵,是在神經系統還是其他非神經組織(例如性腺)?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將雙性個體的神經系統「雄性化」,結果發現當神經系統被雄性化之後,雙性個體也會表現出和雄性個體一樣的行為,被其他雙性個體所分泌的費洛蒙吸引。

斑胸草雀。作者 Jim Bendon,取自http://www.flickr.com/photos/jim_bendon_1957/7325890448/。本圖符合CC授權。

內分泌與社會情境造成同性性行為的研究,則可以斑胸草雀(Taeniopygia guttata)為代表。研究人員在雌性個體處於幼雛階段時,將所有的雌性個體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施打雌激素estradiol benzoate;隨後再進一步分別拆成兩組,其中一組被飼養在只有單一性別—雌性的鳥舍,另一組的鳥舍則是兩種性別都有。研究結果指出,有施打estradiol benzoate並且飼養在單一性別鳥舍的雌性個體,明顯地較傾向與其他雌性配對,顯示了內分泌與社會情境對同性性行為的影響。

同性性行為的功能

有關同性性行為的功能,目前在雄性瓶鼻海豚(Tursiops aduncus)的研究發現同性性行為可以建立、維持或強化雄性聯盟(male alliance)成員之間的關係。在某些動物,同性性行為被用來作為強化同性之間的爭鬥,例如糞蠅(Hydromyza livens)的雄性個體對其他雄性個體表現騎乘行為(mounting),藉此抑制該雄性個體的交配。在果蠅的研究則發現同性性行為能夠使年輕個體獲得練習機會,使其往後與異性個體的交配行為比較容易成功。

黑背信天翁。作者DickDaniels,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Laysan_Albatross_RWD2.jpg。本圖符合CC授權。

同性性行為在某些動物也具有作為合作生殖策略的功能。在黑背信天翁(Laysan albatross)的族群中,有31%的配偶對是由雌性個體組成,這些雌性個體彼此之間會表現求偶、幫助對方整理羽毛的行為。由於黑背信天翁族群中雄性個體的比例較低,而單一雌性個體又較無法成功育幼,因此透過形成配偶對,兩隻雌性個體就能夠合作照顧子代,而研究結果也指出,儘管在雌性配偶對照顧下的子代孵化率(hatching rate)比雌雄配偶對的還要低,但是在幼鳥離巢率(fledgling rate)卻沒有顯著差異。

同性戀自不自然,不宜作為支持或反對同性婚姻的理由

以上透過若干案例介紹了同性性行為的機制與功能。儘管同性戀不宜被簡化為同性性行為,然而上述的案例確實反映了同性性行為並不如我們以為的那麼「不自然」。雖然如此,我認為自然界中的同性性行為也可能不宜直接拿來為同性婚姻「背書」;亦即,光憑「自然界中的動物是怎樣,所以人就要怎樣」可能不適合用來判斷人類的行為是否合宜,因為就操作上而言,自然界生命的型式與表現的行為千變萬化,如果拿自然為自己的立場背書,最後很可能只會變成各自專挑對自己有利的例子來說嘴,淪為各說各話,最終還是難有定見。更重要的是,人有能力考量更多面向,包括自由、平等、個人權利、社會現況等等,很多時候都不是以「自不自然」做為行為是否合宜的判準。因此在面對諸如「多元成家」等議題時,如果我們能夠盡可能把各種因素納入考量,並且持續溝通對話,才比較有機會針對議題擬定妥適且完整的解決方案。

※中山大學顏聖紘老師先前也對「同性戀不自然」的論點,從演化的角度做出回應,請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本文與BiodiversityX同步刊登

關於BiodiversityX
「BiodiversityX」是一群熱愛、關心生物多樣性的朋友所組成的團隊,時而認真嚴肅,時而天馬行空。團隊的目標是透過分享關於生物多樣性的資訊、議題與點子,同時與大家一起腦力激盪,使生物多樣性與不同的領域、觀念激盪出新的火花,藉此讓更多人在生活周遭發現生物多樣性的蹤跡、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並且在生活中找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下手處,進而重建人與自然間的和諧關係。

※ 「X」即「Cross」,我們將其意表為人類與生物多樣性的交會處是無所不在並息息相關。而BiodiversityX文章將每兩個禮拜於生物多樣性專欄中刊登,告訴您生物多樣性其實就環繞在我們的生活中,請您密切鎖定【Cross】系列文章,期待我們一起從周圍的小細節體驗生物多樣性的奧秘及重要!

【Cross系列】系列文章

【參考資料】

  • Bailey, N. W., & Zuk, M. (2009).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and evolution.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4(8), 439-446.
  • (Van Gossum, H., De Bruyn, L., & Stoks, R. (2005). Reversible switches between male–male and male–female mating behaviour by male damselflies. Biology letters, 1(3), 268-270.
  • Young, L. C., Zaun, B. J., & VanderWerf, E. A. (2008). Successful same-sex pairing in Laysan albatross. Biology Letters, 4(4), 323-325.
  • Adkins-Regan, E. (2011). Neuroendocrine contributions to sexual partner preference in birds. Frontiers in Neuroendocrinology, 32(2), 155-163.
  • White, J. Q., Nicholas, T. J., Gritton, J., Truong, L., Davidson, E. R., & Jorgensen, E. M. (2007). The Sensory Circuitry for Sexual Attraction in C. elegans Males. Current Biology, 17(21), 1847-1857.
環境資訊中心粉絲頁上線囉!邀請您來按讚,讓您更快獲得國內外環境相關訊息,一同守護我們的土地! https://www.facebook.com/enc.teia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