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土地觀查 (上) | 環境資訊中心

觀音土地觀查 (上)

2002年02月25日
作者:潘忠政

觀音鄉是位於桃園縣西北隅的濱海之鄉。海岸線長約15公里,占全縣海岸線的三分之一強。地形上屬桃園台地,是古石門溪桃園沖積扇的一部份。表面有厚積的紅土層,其下為礫石層,沿海則有季風所形成的海岸沙丘。

從史籍和各氏族譜中探知,觀音地區的開發先有平埔族人的漁獵耕織,繼而自雍正年間起有漢人的入墾,客裔自西南方移入,閩裔來自東北方。

漢人入墾時,因本鄉天然水利資源缺乏,少部份逐小溪而居之外,大部份靠掘陂塘、築溝渠以灌溉,初期因拓墾艱困,人口成長亦顯遲緩。

1895年日人治台,1925年桃園大圳興築完成通水後,觀音的土地獲得充沛水源的滋潤,開始展現傲人的農產業績,人口也隨著快速增加。及至1935年沿海防風林也試植成功,原先的沙地也變成耕地,土地的人為利用達到空前的巔峰狀態。

農業社會的觀音由於耕地面積廣大、水利設施完備,人民的生活可謂豐足而恬淡,人與土地的關係和諧;而破壞這種和諧關係的,顯然來自工業的興起。以下的事件與現象,可以做為觀音地區有關「人與土地」倫理關係的一些探討資訊。

五○年代末期,國府興築石門水庫,淹水區附近的居民被輔導遷移到觀音鄉沿海,這些居民被默許砍伐防風林以開闢田園、建築居室。之後,六○年代林口發電廠運轉,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汙染物隨東北季風飄送,沿海的防風林遭到嚴重的摧折。由於防 風林屏障的功能萎縮,當地的居民在農產不足下被迫離鄉背井、另謀出路,沿海農地因此逐漸荒棄。

八○年代初期,觀音鄉爆發鎘汙染中毒事件震驚全國,大潭村的高銀化工長期排放含有重金屬「鎘」的汙水,導致附近農田的作物中毒,居民被懷疑得到「痛痛症」。隨食物鏈進入人體之可能也被大舉報導,是時國人聞鎘米色變。此為觀音地區遭工業汙染之濫觴。

八○年代中期,沿海遭棄的部份農地,在政商串連下改編為台灣北區最大的工業區。區內防風林全面砍伐之外,內列的固化沙丘也都在瞬間夷為平地,代之以煙囪廠房。其後則汙染事件不斷,居民在抗爭與領回饋金間掙扎渡日,久而久之對汙染也見怪不怪。

工業區以外的沿海棄耕土地的際遇就更坎坷;八○年代中期,台塑集團為建五輕,在觀音大肆購買土地,結局卻是六輕在雲林麥寮定案,觀音的土地從此成為外地人生財的工具,一甲土地從約200萬元多次易手到目前已達200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