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古城西西里的鐘聲還悠遠迴盪,追尋聲音的腳步未曾停歇,這次,作者來到日本,在這個重視歷史、珍藏古今之音的國家,會聽到何種不同的聲景?旅途中又有什麼驚喜際遇?請鎖定今明兩天連載的搶救寂靜專欄。
我把許願石放在隨身背包裡,讓這趟旅行不這麼孤單。比起去義大利西西里島,接下來的一切我得靠自己打點,所以我必須讓行李更為簡單。出發前我寫信給Gordon,告知他石頭會跟我一起去日本。Gordon回信:「誰能想像它們的旅程居然這麼廣!」
是啊,誰又能預料到這一切呢?若不是因為嚴宏洋老師的一封信,我大概也無緣成行,他寫著:「我的好友大庭昭代,將在11月時在日本千葉的中央博物館舉辦音之景特展,我覺得妳應該去看看。」一句「應該」,堅定了我的意志。彷彿要去日本一趟,是如此理所當然。
我主動寫信給大庭博士,請她保留時間接受我的專訪,並協助安排日本聲境學會的其他成員見面。大庭在百忙中同意撥出一天來接待我,同時也讓我有機會去筑波認識大谷英兒博士,以及去東京涉谷青山學院大學與鳥越惠子教授會面。
人物、時間與地點都已確定,接下來我得想辦法把自己弄到那裡。
驚、喜交加的邂逅
飛機在成田機場落地後,我展開第一個目標,先坐車到千葉站,那是我這幾天的重要基地,網路上寫著我的旅館離車站走路只需3分鐘。雖然我經常出差,但是距離我上次來日本已經有10年以上的時間,原本保留一些舊日幣早就不流通,加上這次我是獨自一人旅行,沒熟人幫忙,總覺得心中有些忐忑。
幾番詢問我終於轉到可以買總武線車票的自動販賣機前,我抬頭看著有如蜘蛛網的地鐵圖,找到「千葉」二字。旁邊寫著650元,我身上最小的鈔票面額是1千元,再看看螢幕,糟糕,是日文。就在同時,一位年輕的男孩子正在購票,我向他求救,問去千葉該怎麼買票?
男孩看了我一眼,沒有回答,卻自顧用自己手上的硬幣投了起來,我看他買了一張票,正想把錢交給這位好心的男孩時,他居然一把提起我的行李往前衝!
我下意識劈頭狂追!前方樓梯有如向下懸崖,只見他身手靈敏的蹬步衝刺,然後躍上一節車廂,我沒命地追趕,終於在車門關閉的最後一秒跟進。
我氣喘吁吁,癱坐在椅子上與他對峙,當下的念頭是:這日本人怎麼這麼猛啊?
一方驚魂未定,這方才不急不徐對我解釋,他剛好也要去千葉,原本就是要搭此班車,時間緊迫沒空跟我解釋,因為下班車子得等40分鐘,所以就先做再說。
我連忙向他致謝,趕緊把行李拉回跟前,他注意到我貼著一張黃色標籤寫著「讓路給紫斑蝶」的標語,他問我:「妳會說中文嗎?」我趕緊回答:「會,我來自台灣。」接著,我們就開始用中文交談。這趟40分鐘的車程,足夠我們探彼此的底,原來男孩是來自遼寧瀋陽市的留學生,叫做王冰。在機場打工剛下班,就這樣搭救了我。我很慶幸這趟旅行一開始就遇見貴人,所有的不安頓然消失。王冰是個非常親切可愛的大男孩,在日本學的是企業管理,他曾經跟同學來到台灣旅行,對台灣小黑蚊的威力印象深刻,他要到千葉站轉車回學校,到站後還非常好心的幫我查了走到旅館的路線圖,讓我不至於迷路。
月台上偶遇鳥鳴
不過到達千葉站的第一個印象,居然是聽見了車站內非常清楚的鳥叫聲。我四處尋找,還問身邊的王冰說:「你聽見鳥叫聲了嗎?」王冰顯然第一次注意這件事,他有點不確定的回應著,「可能是附近的鳥吧。」「但是牠們在那裡呢?」我四處張望觀察,人群匆匆,空洞的鋼架間沒見到半隻鳥,但是那樣的鳴聲如此篤定清晰,肯定是一種人為的背景音樂,只是不懂這是代表了什麼意義,難道是對旅客的某種提醒嗎?
偌大的月台上,似乎只有我一個人駐足聆聽,我熱切想要尋找答案,有的時候我們得脫離一個熟悉的環境,才會發現原來每個人都活在一個被控制的聲境中,只是我們從未察覺。對於這樣的聲音我充滿好奇,到底這是一種獨特的創意,還是某種貼心的巧思?我想這幾天我有機會弄個明白。
生活的節奏:吸麵聲
我跟大庭博士約好週二上午9點見面,於是提早一天傍晚到達,我住的是一間日本連鎖的商務旅館,大部分的日本人不善於英文溝通,櫃台小姐支唔半天吐不出一句英文,還好我早就透過網路解決了一切,房間設施簡單,我從窗戶看出去,居然正對著一家補習班,整片落地窗裡坐滿了穿著黑色立領制服的高中生,老師在台上滔滔解惑,黑板上寫得密密麻麻,這景象簡直是回到台北的南陽街。
附近商社的上班族已經陸續下班,有人似乎歸心似箭,有些人三五成群,覓食喝酒的活動也逐漸展開。在霓虹燈海中,我晃到一間專賣蕎麥麵的日式速食店,門前玻璃櫥窗裡排了多種套餐模型,有豚肉的、炸蝦的、海藻天婦羅...上面都有編號,看中意的,就在旁邊的販賣機按鈕選餐交錢。機器吐出取貨單後,你就可以直接走進櫃台,領取你的蕎麥麵找個角落解決。所以沒有一個人需要說一句話,雖然店裡坐滿了人,卻唯獨聽到一個旋律:「吸麵聲。」
這樣的簡約設計,符合了現代人的需要。在一個充滿競爭與時間壓力的世界中,有些非做不可的事情,就讓它越簡單越好。當然,從某些層面上來看,這也是全球化的結果。
但是日本人畢竟是比較體貼細心的民族,他們似乎特別懂得如何讓在都會打拼的人,有一些喘息的空間。除了設計一些便利的電器產品外,「聲音」,也是他們懂得去掌握的元素,這一點,在我投宿的旅館中就可以發現。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雖然我已經把公車路線研究清楚,但是為了不失禮,我得留更多的時間來準備。當我走出房間準備下樓,就在那一刻,我又聽見了鳥叫聲,沒有音樂,沒有空調聲,只有悠揚鳥鳴,讓你彷彿走入綠光森林。當然,這又是一個精心安排的佈局,走廊上一些拖著行李的旅客,大都西裝筆挺,跟昨天蕎麥麵店中的顧客一樣安靜,大家都在聆聽著,鳥音陪著旅者走進電梯,然後送到一樓大廳,至少對我來說,這是一天非常美好的序曲,即便它是來自某種罐頭音效,但是那樣的旋律確實可以帶來平靜,尤其是對這群等著上工的人來說尤其需要。
我終於在預定的時間之前到達博物館,時至深秋,這附近的樹林由黃轉紅,景色嫣然,脫離了火車站附近的商圈氛圍,還可清楚地聽見烏鴉粗啞的聲波,從附近的樹林中傳來。我把石頭們取出,以博物館為背景,拍攝一張「此到一遊」的打卡照片。
入口處即可見到「音之景特展」的大型看板,黃色的海報上,有一隻貓頭鷹立在其中,很像是我看過的黃魚鴞,顯然是這次活動的代言者,網站上處處都可以看到牠的身影。其實貓頭鷹也正是引領策展人--大庭昭代走入自然聲境最關鍵的動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