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和史,走入「音之景」(下) | 環境資訊中心
搶救寂靜

穿越大和史,走入「音之景」(下)

2014年01月16日
作者:范欽慧

※編按:東京城的搏動如此快速,便利讓人與人之間無需交談,生活是電車進站轟隆聲、是店家促銷的廣告聲、手機響起的急促震動聲,或是吃晚餐時那放肆的吸食麵條聲。然而,自然呢?而聲音追尋者又在大和歷史上留下什麼脈絡?且看本日專欄。

走入安靜的大廳,我想我應該是今天第一位上門的遊客。中央博物館的英文名字其實是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and Institute, Chiba),這座博物館是以自然與環境展示為主,於1989年開幕,外觀有如我們的自然科學博物館。這附近還有一大片生態園(Ecology Park),以及野鳥觀察站,整體充滿了自然的氣息。

在日本中央博物館的生態園野鳥觀察舍,欣賞秋日。攝影:范欽慧。

大庭博士愉快的迎向我,在倫敦拿到博士學位的她,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她先帶我去跟館長崛田弘文見面後,就引我來到一個接待室內,讓我們有機會好好的對話。

大庭昭代博士(左),與我合影。圖片提供:范欽慧。與聲學研究者 大庭昭代博士相會

我問大庭什麼時候開始對大自然的聲音產生興趣?她說,「我從小就對聲音很著迷,我的家鄉在神奈川縣的逗子市,因為那裡靠海,所以我每晚都在海浪聲中入睡,印象中我家旁邊有一個寵物店,養了很多鳥,其中還有一隻是被關在籠子裡的孔雀,牠總是發出很奇特的叫聲,所以我一直到12歲之前,都是在這樣的聲境中成長。」

這樣的音律啟蒙了大庭。然而,對自然的喜歡,應該是在19歲的那年,原本同學召她去觀察飛鼠,但是那次的月夜,她聽到了一種奇特的貓頭鷹鳴叫聲,彷彿是一種奇特的召喚。後來每年的春夏時節,大庭都會來到森林裡觀察這種褐林鴞(Brown Wood Owl)的聲音。後來她有機會去英國唸書時,原本想以知更鳥(Robin)的叫聲來進行動物行為研究,但是當時12月,這種鳥已經不唱歌了,後來就改為研究貓頭鷹。拿到博士學位之後,大庭來到中央博物館投身環境教育,並透過聲音來設計環境教育教案。

這次的展覽,我不僅可以看到大庭過去40年野地錄音的心路歷程,也包括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野地錄音師的生平背景、動物聲學的研究內涵,以及透過聲音風景來進行環境監測與教育的具體成果。此外也另闢一室呈現了日本聲境學會(Soundscape Association of Japan)創立以來20年的重要回顧。

我內心深受感動,彷彿過去十多年來在台灣山林野地錄音的經驗,就是註定要在這裡與大庭相遇,並且分享了她在退休前,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特展。

聲之特展,追索過去與未來

接著,大庭幫我進行展場導覽,入口「千葉之音的今昔比對」已經讓我驚艷。一看錄音師的大名:蒲谷鶴彥,這不就是那位當年曾經來到阿里山錄火車聲的錄音師嗎?我終於能看到本尊的模樣。

1926年於東京新宿出生的蒲谷,從1951年,也就是他25歲時就開始進行野地錄音,當時他幫日本文化廣播電台提供每日5分鐘「清晨之鳥」節目播送,這個節目居然長達50年。我不僅想到我在教育電台製作「自然筆記」時也大約30歲出頭,這節目能撐到我80歲嗎?

蒲谷鶴彥後來於2007年病逝,享年81歲,他所有的錄音都由中央博物館蒐藏,大庭後來也帶我去參觀了層層嚴密保護的庫藏區,這位錄音師一輩子聆聽的自然音律受到永久珍藏,成為日本重要的文化資產;而那樣的精神也留存在每一位野地聆聽者的心中,成了不朽的旋律。

野地錄音師蒲谷鶴彥(圖左)為日本文化廣播電台提供鳥音放送節目,一做就是50年。攝影:范欽慧。

除了蒲谷鶴彥這位大師之外,我還注意到一位錄音師:小山勇,大庭說小山先生今年才過世,原本的工作是一位計程車司機,他因為生了一場大病而走進自然,他認為聆聽天籟治好了他的病,所以一直在記錄各種大自然的聲音。

而小山所記錄的一種鶯亞科的鳥叫聲,至今仍持續在「鶯谷」車站裡播放。聽到這裡,我立刻想起了千葉站的鳥叫聲,我問大庭為什麼日本車站都會放鳥叫聲?「或許是他們相信鳥叫聲可以讓人放鬆吧?!」大庭淡淡的回答,顯然有所保留。我繼續追問:「可是你不喜歡嗎?」「我不希望人們因為聽到這樣鳥叫聲就滿足了,就不願意去自然中聆聽真正的聲音。」大庭繼續解釋:「況且在這些公共區域中播放這些鳥叫聲是很奇怪的,因為季節跟物種都不是屬於這個環境的。」大庭果然是一位懂生態、懂環境的學者,她有更深度的思考。

今昔聲境比對。攝影:范欽慧。我注意到「音之景」的展覽中選擇了3個主要地點,包括了市川東京灣的溼地、大巖寺、生態園的池塘,採用了蒲谷在1955年的錄音,比對2013年的錄音,再配合差距將近60年的照片,這樣的聲境對照不正是我一直希望做的事嗎?

之前我找到了在1997年我於承德路7段大同電子前賞鳥路線的錄音內容,比對了2013年我重回舊地所錄到的聲音,兩相對照下恍如隔世,儘管只有17年的差距,但是身為錄音師,我在日本的展示中找到非常大的鼓舞。

在特展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人類錄音器材的歷史,從1877年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用蠟管錄下聲音開始,人類的錄音方式從磁帶到現代的數位記錄,有如一門科技演進的考古史。我自己用的錄音機,從Sony卡帶機、到HHB MD,到現在Sound Device的CF卡數位錄音機也參與了時代的改變,我不禁揣想,或許有一天,我的錄音機也會成為博物館的蒐藏。

展場展示了各時代的錄音器材。攝影:范欽慧

展覽中也針對日本古典文學,來探討日本人與自然聲境的文化關連。比如源氏物語中的鈴蟲章節,談到源氏與三公主在皎白月色下,聆賞鈴蟲音律的情節。其實中國古詩詞中,也不乏賞析自然聲境的情趣,比如「留得殘荷聽雨聲」,或是元曲中:「砧聲止,蛩聲切,靜寥寥門掩清秋夜。」這番從動到靜的情韻,
從古到今,仍讓人玩味再三。

帶著孩子出門聽,成聲境紀錄高手

而我對大庭多年來透過聲音來進行感官教育,甚至帶著孩子透過錄音記錄來聆聽自然聲境的做法,特別感到有興趣。不過大庭表示,這些器材後來的零件廠商都不出了,各種錄音設備不斷的推陳出新,博物館能提供的資源有限,但是有些孩子透過適度的引導,都成為非常厲害的聲境記錄高手,不但在物種的辨識度上功力驚人,後來還以設計不同的主題來進行環境研究,展現高度的熱情與動機,這也帶給我非常多的啟發。

大庭昭代博士發展的環境教案,帶著孩子紀錄自然聲境,啟發了許多小小聲境紀錄家。攝影:范欽慧。

透過聲境研究,瞭解、修復環境

接著,我轉到另一個展場,「日本聲境協會二十週年展」。一開始,我就注意到海報上引用Murray Schafer對於聲境的詮釋,以及討論噪音與環境的衝擊與傷害,我就知道我來對了地方。在呈現協會過去多年來所推動的活動中,我對其中幾個主題產生興趣,一個是如何透過聲境的概念,來串連聲音與歷史的記憶,特別是透過日本庭園來設計,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想法與實踐。

另外,我也發現,原來透過「聲境」研究,不但可以了解環境的轉變,甚至協助修復環境。所以日本聲境協會甚至在福島核災事件後,進入災區進行定點追蹤與研究,這其中有兩位重要的人物也是我此行拜訪的學者,大庭提醒我,明天你就可以去筑波找大谷先生,他會告訴你更多故事。

這趟旅行究竟會走向什麼樣的聲音風景?明明都是我從來沒有參與過的事件,為何對我有一種強烈的熟悉感?我知道,有一種共同的聲音在其中迴盪,一種細緻的情感相互牽連。原來尋著聲音的線索,我不但可以聽見「過去」,也能聽見「未來」。

這趟旅行究竟會走向什麼樣的聲音風景?尋著聲音的線索,我不但可以聽見「過去」,也能聽見「未來」。攝影:范欽慧。
 

作者

范欽慧

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對大自然聲音充滿好奇,喜歡錄音,也想更進一步了解生物相關知識,於是把鳥類和昆蟲的聲音錄下來。從1997年錄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