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五溝水──生態旅遊篇】五溝水 有夠水! | 環境資訊中心

【客家五溝水──生態旅遊篇】五溝水 有夠水!

2014年03月30日
作者:陳致璇、陳仁真

編按:屏東東港溪,來自各地的先民在此相遇,排灣族、客家人、閩南人,都受到這條母親河的盛情款待,優渥的地質和氣候條件,早在清朝時期就開始農業出口,日據時期「工業台灣」的殖民政策,於是在此發展纖維、化學等工業。國民政府來台,則以農產外銷為重。

只是,農畜牧廢水、家庭污水以及工業廢水排入溪中,使水質嚴重惡化,而超抽地下水和盜採河沙,讓東港溪流域狀況雪上加霜,流域的在地居民面對重重困境,開始思考未來的去向。

巧妙的是,無論萬巒鄉客家聚落的五溝水社區、泰武鄉排灣族的比悠瑪部落,以及崁頂鄉閩南聚落裡頭的港東村,都嘗試以工作假期、生態旅遊,找出另一種發展可能。

2013年9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屏」水相逢環境新聞編採營,除了邀請專業講師教授學員新聞採訪寫作、編輯、攝影技巧,並實地走訪港東村、五溝水社區、平和部落,進行生態旅遊、體驗工作假期。

而營隊結束後,結業學員們為了讓感動延續,主動運用所學所見,寫下一篇篇動人故事。報導視野橫跨客家、原住民、閩南等族群;角度則嘗試從傳統工藝、有機農業、生態工法、寄宿家庭,以及在地美食。報導型式則包含文字報導、圖像報導,甚至與TEIA動新聞小組合作,仿照《食尚玩家》製作影像專題,在此邀請讀者一同賞閱學員的精心之作。

24°C的暢快漂流

屏東縣萬巒鄉的五溝社區,原名五溝水,此地的客家聚落受惠於來自北大武山的湧泉。湧泉為山區部分溪水滲入地下後成為「伏流」,在地表受壓時湧出,因未經太陽曝曬而能保持低溫,也因免於地表污染而保有清澈的原貌。五溝水濕地的堤防早期以大石堆砌而成,其中石縫及清澈的水質營造了許多水生生物的家。因而在此,遊客可見到孩童或玩水、或撈魚,數十年前的鄉下光景倏忽蹦現。湧泉的溫度終年維持在24°C,夏季時就如同一條特大號的冷凝管,冬季時則像是天然煤氣管,為建立在四周的房舍帶來冬暖夏涼的天氣。一名在地子弟在9月初的酷熱中甚至向記者表示,夜間在房裡根本不用冷氣,只需開電風扇便相當涼爽。

遊客漂浮清涼的溪裡,露出幸福的表情

為了要推廣在地特色,由在地居民及有志人士所成立的守護五溝工作站,提供橡皮膠圈供遊客體驗「漂漂河」。遊客們乘著冰涼的溪水漂流而下,沿途欣賞兩岸的綠意,顯得格外愜意。單是站在水中,也可感受到腳邊小魚嬉鬧,或見其分食落入水中的外來種──福壽螺。工作站站長劉晉坤老師伸手撥掉黏在牆上的福壽螺卵塊,讓水中的魚兒幫忙除去外來物種,一邊不斷鼓勵遊客下水體驗。「既然來了,就不要怕弄濕,不體驗一次會後悔的。」有些遊客甚至拋開了橡皮膠圈,脫了衣服便躺在水中,「徹頭徹尾」感受那24°C的暢快。

可惜,部分濕地今年已遭開挖,成了政府不當疏洪政策的犧牲者。濕地保育學者邱郁文無奈指出,「三面光」的拓寬水泥河道不僅無法根治淹水問題,更會破壞自然濕地的吸水功能。更遺憾的是,多數居民因受水患之苦,也無暇顧及歷史悠久的天然湧泉,雖有工作站極力守護,但終究缺少了聚落的力量及外人的關注。環境的維護有賴大家的努力,否則在極短的未來內,五溝水濕地將變成一條泥水淤塞的排水溝,五溝水,也將永遠不再一樣了。

五溝水村清澈的河流目前遭遇環保問題的溪流,兩岸皆已水泥化

客家文青照過來,房舍建築這樣看

當地有句俗諺:「五溝水人好排場;四溝水人好吃王。」因取水容易,五溝水人有閒暇時間可供念書,相對教育普及、文風鼎盛,出了多位白領階級的「文魁」,自然重視門楣雕飾,也順勢調侃了鄰村四溝水,以農民藍領階級居多,「吃粗飽」的硬頸精神。

五溝土磚屋傳統聚落保存協會總幹事劉晉坤表示,當地客家聚落之發源:劉氏宗祠,是從中原南遷的客家人落腳之處,雖現無人居住,但仍保留了許多客家文化。而宗親會是為鄰近地區的中心管理單位,無論是鄰里間的各式糾紛,抑或修水電等的疑難雜症,宗親會都能一手包辦,由此可看出當時的圍屋在村中的階級與權勢。

劉氏宗祠大門

宗祠內的彩繪、浮雕等裝飾之精緻不在話下。一進門的房柱上有著交錯擺置的交趾陶,與現代不同的是,早期交趾陶使用現已失傳的水釉上色,因現代人認為水釉的暗色特性無法表達出興旺之意。除了珍貴的交趾陶外,室內的添丁燈也是焦點之一,添丁燈俗稱女燈,為女方嫁入劉家時所點,一則祝福他們早生貴子,二則將一排的燈高掛廳前也意味著闔家興旺,可以發現添丁燈隨著時間的推進越發精緻美麗,替宗祠增添一抹歷史之美。

宗祠內的添丁燈

院中的陳設均以歷史素材為主,各個角落都可以看見其所透露出的吉祥意義。以大門兩側柱子上的圖畫為例,一是漢朝的「蘇武牧羊圖」,由其中歷史典故勉勵村人能夠效法蘇武為國效忠的精神;另外一邊則是「四知圖」,相傳楊正想賄賂當官的老師,而老師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嚴正拒絕其誘惑,此圖用來訓勉其後代子孫能夠為人坦蕩,問心無愧。從其正廳堂號旁的門對和門匾也能感受出當時人們對於子孫用心良苦之期許,「卯金啟瑞,乙火騰輝」、「大乙重光」兩相呼應,代表著一天晨光之開啟,希望後輩族人要有勤奮好學的向上精神。

劉晉坤解釋,現今居民會在屋前曬稻稈,牛隻踩踏施加壓力後,加土做模便成為建屋的好材料,比起早期使用泥土,稻稈多了拉力,風乾之後也不會龜裂,再加上就地取材,更加便利、省錢;另外,院子旁的土磚牆十分厚實,居民挖空一小塊牆放置天公爐,將其神灶之用,除了代表隊神明虔誠之心外,另一方面也可節省建材。從建築材料的改變和不同應用,可以窺見五溝水居民的生活方式之發展進程。

走出劉氏宗祠,五溝水社區工作站對面的阿英粄條,是庄內唯一的粄條店,刻滿歲月痕跡的紅磚屋內,阿姨用著流利的客家話招呼顧客人,即使不懂客語仍備感親切。粄條灑上炸得香酥的油蔥,加上阿姨特製的醬汁,整碗粄條散發著濃郁香氣,令人食指大動。

拎著濕淋的鞋子從漂漂河上岸,拾張紅板凳坐著,甚麼也不想,一碗粄條,一縷白煙,一抹蒸騰的山影,此情此景,又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