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導 | Page 15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2019-06-13 10:59
隨著石虎保育議題升溫,石虎一隻都不能少的呼聲受到行政部門高度關注。不但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往苗栗通霄參訪石虎田,隨後也指示全面執行友善道路工程,減少石虎路殺事件。 其實從2017年底起,就有一項針對車輛偵測、車速感測警示及人工智慧預警系統...
2019-06-08 08:00
自 2007 年以來,美國環境工作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EWG)透過年度「防曬指南」揭露哪些防曬產品 1其實無法有效且安全地保護人們免受日曬的傷害,並進一步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產品選擇。同時,E...
2019-05-28 10:27
台灣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但從清水地熱發電1993年關廠以來,就陷入長期停滯。地熱鑽探、研究、開發雖聞樓梯響,卻不見成功案例。這一點,從2018年開始改變。 2018年台東知本泓泉溫泉渡假村以30瓩成為近年來成功地熱併網的首例。清水地熱...
2019-05-22 10:26
全球生態保育敲響警鐘,有史以來最全面性、相關領域第一份的跨政府報告已在本月初出爐。以下呈現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翻譯整理、出自聯合國機構(IPBES)的「全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評估報告」《the Global Assessment of ...
2019-05-17 08:26
上班族平日每天至少有三分之一時間待在辦公室,根據前篇報導,哈佛大學研究團隊整理出影響我們工作表現和健康的9個環境因子,其中包括空氣品質、通風、溫度、採光等。如果這些環境條件不佳,輕則身體不適、 精神不濟,重則疾病纏身。 反之,專家發現...
2019-05-08 10:47
2019年一開春,苗栗、南投便陸續傳出5起石虎路殺消息。隱藏於石虎死亡訊息之下的,是因一件件大型土地開發案所致的棲地流失問題。經過比對,近10年苗栗已有13起大型開發案落在石虎重要棲地上。當石虎家園無以為繼,人類究竟要選擇看似繁錦的經濟前景...
2019-05-08 10:29
生活在台灣的石虎,是亞洲少數陷入生存危機的族群,主要原因是棲地流失過快、環境用藥過多、以及因偷吃雞而遭農民誘捕。學者預估,若現狀持續惡化,最快20年後,台灣可能就看不到石虎。 台灣島上曾經到處都看得到石虎,但隨著經濟起飛,人口...
2019-04-24 20:06
因「中電北送」議題而備受注目的台中火力發電廠,日前因放流水超標遭到重罰,1至4號機12日起自主減產50%。最新(4/14-4/20)區域電力分析資料顯示,電力調度出現逆轉,原本有餘電外送的中部,不僅沒有「中電中用」、甚至在上週變成99%用電...
2019-04-23 10:54
早上踏進辦公室就精神不濟,剛坐在位子就頭痛;明明待辦事項那麼多,卻難打起精神處理。等回過神來,同事已經在拍你肩膀,問要不要一起吃飯。這時心想今天工作狀態不好,不如找個理由請假,卻猛然發覺先前太常生病已把休假用完。 你是否曾有類似經驗?...
2019-04-03 10:54
蔡政府的電動車推動政策,在面臨基層反彈後出現鬆動跡象,原本已在賴清德閣揆任內確立的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時程,已確立不再推動。有學者提醒,政策宣示對產業轉型相當重要,「不樂見政策改變」;但在轉型的過程中,政策不能只是...

頁面

訂閱 RSS - 深度報導 訂閱 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