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導 | Page 11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2019-11-18 10:32
每年數百萬的候鳥來到台灣,太平洋西岸花彩列嶼島上的台灣,可能是牠們避冬的棲息地,也可能是下一段旅程的中途補給站。不過,候鳥是如何飄洋過海,是直線前進?還是彎繞曲折?這些謎團看似並不急迫,但隨著今年第一座風場完工,加上2020、2021年,乃...
2019-11-18 10:30
為了避免打樁時過大的噪音造成鯨豚聽力損傷、甚至危及生命,離岸風電的開發商在環評過程中承諾會聘僱「鯨豚觀察員」,當警戒區內有鯨豚出沒時,便會評估停止打樁。 至於警戒區有多大、鯨豚觀察員在哪裡觀察,則隨各風場的環評而異。一般來說,警戒區大...
2019-11-18 10:30
台灣的離岸風電開發有三個時程:示範獎勵、潛力場址、區塊開發。希望藉由示範場址學習經驗,並為後續的大規模開發打下基礎。 一、示範風場的開發過程 2013年能源局選出三個示範場址:海洋、福海、台電。但福海陷入環評爭議,台電因...
2019-11-18 10:30
「風機」是什麼? 彰濱沿海常見陸域風機運轉,而隨著台灣第一座商轉的離岸風場在10月完工,現在站在苗栗龍鳳港就可以遠眺到海上風機。  一支風機有多大?苗栗海洋風場採用的是4 MW、6 MW兩種規格。目前最大的風機...
2019-11-18 10:30
「水下聲學」研究以水為介質的聲波傳遞特性。在離岸風電的開發過程中,常運用水下聲學來監測打樁產生的水下噪音,確保施工單位在執行噪音減輕措施後能符合環評管制的噪音值。 水下聲學也應用在鯨豚監測。如偵測到施工區附近有鯨豚聲音,就可以提醒鯨豚...
2019-11-18 10:30
離岸風電相關的海洋環境調查包羅萬象,除了一般人想到的生態監測(鳥、蝙蝠、鯨豚、魚類、浮游、海藻)、污染(廢氣、廢水、廢油)外,還有場址調查(地質、地形、氣象、海象)、風能調查(風速、風向)、水下噪音、漁業(漁類、漁獲)、水質、水文(波浪、海...
2019-11-18 10:30
風場(wind farm)指的是一建有風力發電機組以產生電力的場域,按照其地點分為陸域風場(onshore)與海域的離岸風場(offshore)。 離岸風場由風機、變電站、電纜等構成,也會設氣象塔,進行海上氣象資料的收集。風機產生的電...
2019-11-18 10:30
每座離岸風場的電力都需要靠海底電纜送到陸地,但海纜怎麼接到陸地?如果讓每家風場自行選擇想上岸的點,不僅可能線路交錯,而且一直開挖海底也可能造成海水混濁,影響海岸生態跟漁業養殖。這對離岸風場密集的彰化尤其嚴重。 彰化離岸風場至少有17條...
2019-11-18 10:30
台灣的風場是透過示範獎勵、潛力場址、區塊開發三個時程分別選出。有些風場因為未通過環保署的環評、或是未能通過經濟部的遴選、競標機制,目前尚無開發進度。 【第一階段:示範獎勵】共238MW 2019- 海洋風場&nbs...
2019-11-18 10:25
無論在台灣或全球,再生能源發展已是勢不可擋的趨勢,甚至正逐漸取代傳統發電方式。然而,在推行以太陽光電、風能為主的再生能源建設過程中,整體政策與開發對環境、生態和社會的影響,同樣不能忽視。 為了達成非核家園與能源轉型目標,離岸風電具有相...

頁面

訂閱 RSS - 深度報導 訂閱 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