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導 | Page 85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2004-06-10 08:58
編按:近來烏來鄉公所打算開闢一條聯通三峽的道路來紓解交通,然而這條道路可能對烏來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卻又不具顯著交通經濟價值,引起長期在烏來調查探訪的台大保育社學生的關心。為了阻止不當的政策,這些大學生串連了十餘個民間團體,成立「烏來關懷聯盟...
2004-05-26 16:24
參與楠梓仙溪長期生態研究工作對我而言,是一個特別的經驗,開啟我認識這個世界的另一個視角。就像是楊國禎老師所提到的,我眼前這一片樹林,對我而言將 不再只是一幕鬱鬱蒼蒼的優美景象;經過1個星期的實務工作以及與其他伙伴密切互動後,我開始體認如何重...
2004-05-26 16:09
這幾天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裡,我感受到人類生存方式的另一種可能──日常生活中種種瑣事都被簡化,不需要手機、錢或是電腦,許多平時重 要的事物在大自然的靜謐中都被遺忘。然而許多平日垂手可得的資源,在這裡才發現得來不易,例如維繫我們生活的水源、在...
2004-05-26 15:46
「經研數字科學的人,可以告訴你計算與測量的方法,卻無法指引你前去的彼處,因為一個人想像的翅膀不能借給別人,就如每個人單獨存在神的心目中,而大家也必須單獨認識神與地球。」──紀伯倫《先知—論教育》 自1997年離開中研院標本館後...
2004-04-07 20:06
台灣特有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獼猴」,近10年來的生存環境以及人猴衝突的爭議,經常是大家談論的話題。為了揭開台灣獼猴的真實生活樣貌,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節目製作小組進行長期的田野調查工作,從1993年間的野生動物買賣與飼養,到2003年間的...
2004-01-02 17:57
我們也發現,研究團體沒有讓大眾知道動物與人類之間生理上的差異。在許多例子中,使用動物實驗而不是電腦模擬或組織培養,就科學的觀點來說是不必的。舉例來說,老鼠是最常用的實驗對象,每年要用掉數百萬隻,然而人類與齧齒動物生理上的不同,是遠遠超過相同...
2003-12-26 17:48
我們發現,最令人憂慮的事情就是,即使有實驗用動物的照顧指導手冊,但不管是身為主管的美國農業部,或著有動物實驗的大學及醫學中心,都很少照著指導手冊執行。許多習慣於每天遊盪幾英哩的動物,譬如猴子,如今卻被關在只能勉強轉身的籠子裡。 那些最有...
2003-12-19 02:32
當幾千位獸醫、技術員、以及與動物在醫學研究有關的人,於下週在西雅圖市中心會合時,安全措施將嚴陣以待。美國實驗動物學會的幹部,害怕會有暴力的抗議。因為長期以來,他們對實驗的動物漠不關心,已經讓有些激進份子無法忍受。 美國實驗動物學會主席...
2003-12-02 03:24
牙買加航空會每個月一次在它們的班機上噴灑一種人工合成的除蟲菊殺蟲劑──賽滅寧(Demon WP)。依據機艙噴灑業者「目標工業」表示,殺蟲劑的有效性達數個星期以上。美國環保署並沒有管制人工合成除蟲菊殺蟲劑的使用。但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說法,...
2003-11-24 00:00
連續假期被認為是可以使人們感到輕鬆、愉悅與有益健康的;但是,一旦坐上飛機踏上旅途,當你回家時可能會比出發前覺得更糟。 當考慮到環境的問題時,飛機通常不會是交通工具的最佳選擇,因為飛機會使用較多的燃料(同樣的運輸距離,一般的巴士只消耗不到飛...

頁面

訂閱 RSS - 深度報導 訂閱 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