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 | Page 446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2018-10-15 10:40
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指出,大幅減少肉食是避免氣候災難的關鍵。 科學家8日才向全世界發出警訊,控制升溫1.5°C內須「前所未有的努力」,國際期刊《自然》10日刊登一份最新研究即指出,養活全球100億人口而不至破壞生態,農業必須徹底改革,...
2018-10-15 02:59
活剝大象皮、用含血的大象脂肪做成血念珠!在網路上成為熱銷商品,卻讓緬甸亞洲象盜獵更加嚴重,野外象群面臨嚴重威脅,恐怕2030年,緬甸的亞洲象就會全部消失。 緬甸史密森尼學會保育人員:「因此他們才會大象一倒地就要剝皮,因為等個一兩天顏色...
2018-10-15 02:52
北極近年受紅潮困擾,蔚藍冰海也「染紅」。香港《蘋果日報》記者跟隨香港科學家何建宗團隊前往北極,搜索形成紅潮的藻類,發現有毒的「擬菱形藻」蔓延至其他冰川,過去有鯨魚經食物鏈吸收過多毒素死亡。何建宗指,全球暖化助長毒藻在極地蔓延,憂慮融冰後懸崖...
2018-10-12 10:55
車諾比核事故30年後,太陽能進駐發電。稍早由烏克蘭與德國合作的太陽能發電計畫已在車諾比電廠原址興建太陽能板,預計初期可提供2000戶家庭使用,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電廠主管也指出,在災難之地重新設置太陽能電廠,象徵意義非常重大。 ...
2018-10-12 10:40
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研究發生日食時,動物會做何反應。 美國密蘇里大學科學家針對2017 年 8 月 21 日只發生在美國的日全食事件,共超過 400 名研究人員和公民科學家於奧勒岡州、愛達荷州、密蘇里州道路上設立了 16 個聲學監測站...
2018-10-12 10:32
近日沖繩選出新知事玉城丹尼。這對福島核災避難災民來說,不啻為雪中送炭,因為他們避難在外的住宅補助遭到中央政府中止,等於在經濟上面臨被迫返鄉的困境,而新知事將繼續給予災民支持。其中,為災民奔走、第一時間帶來好消息的學者,是琉球大學的名譽教授矢...
2018-10-12 10:15
9月底聯合國大會揭開序幕,世界衛生組織(WHO)成員國承諾加強因應非傳染性疾病,包括癌症、心肺疾病、中風和糖尿病,並透過減少食物中的鹽、糖和反式脂肪來促進心理健康和福祉。 WHO指出,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nb...
2018-10-11 09:31
根據8日發表的最新國際級科學報告,全世界的海洋正以每十年0.11°C的速度變暖,同時以pH值每年降低0.0024的速度變酸。海洋學者哈特(Mark Hartl​)指出,如此態勢可能讓過去用以監測污染的「指標生物」失靈。 哈特是英國赫瑞...
2018-10-09 16:59
還給北極原始面貌,北冰洋將不得捕魚。隨著全球暖化導致北極融冰面積擴大,北冰洋海水範圍也開始增加並吸引大型船隻前往探索。因此,包括美國及中國共9個國家上週簽署協議,將禁止商業捕魚船前往當地捕魚為期16年,希望能保護北冰洋的原始生態系統。 ...
2018-10-09 16:58
全球逾70大城市誓言在2050年前告別化石燃料,停止排放會導致氣候變遷的二氧化碳,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認為它還能更進一步,7年內、也就是2025年前就轉型成功,成為第一個碳中和城市。 哥本哈根官員承認,需重新思考和設計動力來源。官員的努力...

頁面

訂閱 RSS - 國際新聞 訂閱 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