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 | Page 20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黑熊

2012-01-17 05:00
還記得我在兩年前,即2009年的一月份曾參與屏科大野保所的台灣黑熊研究團隊的研究協助志工。兩年後的同樣月份,我決定再次前往,還有同事毛毛也將一同參與。理由我也說不清,除了以行動支持一項在地且別具意義的研究進行,我亦非常喜愛大分這處地方,當志...
2012-01-12 05:00
非法狩獵黑熊在許多國家並沒有減少的趨勢,也成為令人最憂心的問題,這多少是受到與中國的活絡非法貿易的因素驅使。另在其他少數國家,當地居民也會主動非法狩獵,並利用熊類製品。在臺灣,黑熊經常因誤中為了獵捕草食類動物(如山豬、山羊、山羌等)而設置的...
2012-01-11 05:00
在亞洲,目前已有6個國家曾進行過無線電追蹤黑熊的研究,包括俄國、韓國、中國、日本、台灣及印度。一些近期的研究則利用人造衛星的技術(如GPS及ARGOS)來追蹤個體季節性的長距離移動,以及棲地利用的改變。人造衛星追蹤的結果所估算的黑熊活動範圍...
2012-01-10 05:00
2009年國際亞洲黑熊保育研討會中的口頭發表包括2篇主題演講及30篇口頭論文報告,另有海報19篇。議題涵蓋了生態、行為、生理、分布、族群監測、遺傳、人熊衝突,以及保育和經營管理。在眾多論文發表中,我們不經意地發現大部分發表論文不僅主題多元富...
2012-01-06 05:00
台灣是本次研討會的發起兼主辦國,成果發表共11篇,占全數約1/5,然而有關野外台灣黑熊的生態習性的報告,嚴格來說卻只有1篇,其餘多為圈養環境下的生理及行為研究。這不難透露出現階段國內黑熊的野外研究資料不成比例地低,其中的原因應該與國內從事野...
2012-01-05 05:00
為了讓2009年國際亞洲黑熊保育研討會的閉幕式不要太匆促、冷場或流於形式,也希望對主辦單位及所有參與者能產生一些建設性及鼓勵性的建議,再三思量後最後決定要求與會者回答2個有關現今亞洲黑熊面臨的保育威脅,以及應該採取的行動的問題。 靈光乍現...
2012-01-04 05:00
(承上)亞洲黑熊對於環境的高適應力是我們對於拯救黑熊抱持樂觀的原動力。這個頑強的物種為機會主義者,能夠存活於不同的地景環境,從乾燥多刺灌叢至潮濕或乾燥的熱帶森林,甚至在高緯度地區或高海拔闊葉林中冬眠度過冬天。此區域的其他物種如老虎,當老虎或...
2012-01-03 05:00
熊科動物不論在生態保育或文化層面上,向為受到矚目的明星物種,然而有關亞洲黑熊的區域性國際研討會卻已有十餘年未曾舉辦。 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台北市立動物園、國立台灣師範大...
2011-12-30 05:00
「學生的安危更是一個心頭重擔。」黃美秀說,去年88水災時,她有3名學生正在前往大分的路上(入山第3天行程),其中一位獸醫系女學生走到多美麗駐在所時已經腿軟,領隊希望衝到設備最佳的大分山屋避難,但因為女學生前兩天經過幾個崩壁時累積恐懼在心,領...
2011-12-29 05:00
由於黑熊在食物充足時能就近取食,青剛櫟欠收時則很可能跑出國家公園外覓食,因此若能找出青剛櫟變動的週期(如日本櫟樹每6~7年會出現一次結果高峰),一旦遇到荒年,便可建議玉管處加派周邊巡邏人力,減少黑熊「出界」後誤中陷阱的機率。 「大費周章進...

頁面

訂閱 RSS - 台灣黑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