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 | Page 116 | 環境資訊中心

原住民

2008-11-03 11:36
台東成功在地社區日前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辦理環境信託園區體驗活動,阿美族的頭目、80多歲的耆老與中生代的青年一行20人浩浩盪盪上山,共同採集食材和植物染原料,一面學習阿美族的山林智慧,一面討論信託園區的未來夢想藍圖。 繼10月初號召各...
2008-10-26 05:12
在印尼有個偏僻但充滿傳說的村莊,叫做「Sipenggeng」,距今100多年的歷史。 「Sipenggeng」是「打雷」的思,這個地名來自於村民間的傳說。在Sipenggeng附近有一條河,在河邊他們曾經看到很多白色的石頭,當太陽落下...
2008-10-10 07:55
一座山、一座噴泉、一個洞窟與一叢樹…雖然世界上有數千座神聖的自然景點都位在保護區內,但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7日指出,這些景點仍仍岌岌可危,聯盟特於巴賽隆納所舉行的「世界保育大會(IUCN World Conservat...
2008-09-22 22:33
「自從開始在部落推動保育穿山甲之後,它們好像就比較不怕人了。」台東縣延平鄉鸞山村推動穿山甲保育有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邱光明是重要的幕後推手,也被村民稱為穿山甲爸爸,目前鸞山地區穿山甲數量穩定成長,社區即將在2009年推動深度生態旅遊。 ...
2008-09-12 10:13
行政院的「永續海岸整體發展計畫」中明訂「自然海岸線零損失」的目標,但台灣的自然海岸仍持續遭受破壞,台電將在基隆番子澳灣興建卸煤碼頭、台東縣政府把杉原海灣出借給美麗灣財團50年,未來的台灣,漁民無魚可捕、人們想要親近海洋,卻要花費大把門票,那...
2008-09-08 10:18
台灣原住民族共有1族,每個族群依照歲時,有著不同祭典,但是在長期觀光化的趨勢下,祭典的傳統精神,受到嚴重干擾,失去文化傳承的意義。在阿美族太巴塱部落,一個追尋傳統祭典的行動,正在開展,他們用微小的步伐,不斷調整身姿,希望在現代社會中,找到一...
2008-08-27 10:50
我相信「生態智慧」一詞是外來的;一般而言,「智慧」乃定義在蘇格拉底或孔子的博學;而原住民族的智慧則顯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謂「原住民族的生態智慧」,似乎有過於推崇之意,實際上,這僅是我們祖先的生活知識,在口傳之中,呈現了族群文化過程與自然關係...
2008-08-13 17:45
由於原住民的生態智慧或生態知識漸為人所重視,研究這一塊的人也可從中獲得利益,引發許多人虎視眈眈,進入部落中以生態研究或協助族群事物、保存傳統知識為說詞謀取接納,一步一步逼近擷取資料,發表或整理之後就成了個人的成就。如此一來,民族智慧已轉成他...
2008-08-05 01:04
布農族與山結緣的重要起頭是一場洪水,這是大家很熟悉的故事:當世界被水淹滅之時,山是唯一的可居之地,因此山保護了布農族,也延續了人的生命。布農是山的子民,可長年居住在中央山脈地區,縱橫山林,與山有很好的約定,彼此相互尊重,視山為神靈並敬畏有加...
2008-07-30 15:14
有一回,部落的人去打獵,其中有一位在部落中享有輩分,年紀也很大,不小心被警察抓了,在上級長官的要求下,這些人被移送到警察分局。 我跟這些部落的人認識,想去了解情況如何,沒想到副隊長看到我就揶揄:「你們的長老應該是很文明、很清醒的人,...

頁面

訂閱 RSS - 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