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力發電
2019-11-18 10:30
「水下聲學」研究以水為介質的聲波傳遞特性。在離岸風電的開發過程中,常運用水下聲學來監測打樁產生的水下噪音,確保施工單位在執行噪音減輕措施後能符合環評管制的噪音值。
水下聲學也應用在鯨豚監測。如偵測到施工區附近有鯨豚聲音,就可以提醒鯨豚...
2019-11-18 10:30
每座離岸風場的電力都需要靠海底電纜送到陸地,但海纜怎麼接到陸地?如果讓每家風場自行選擇想上岸的點,不僅可能線路交錯,而且一直開挖海底也可能造成海水混濁,影響海岸生態跟漁業養殖。這對離岸風場密集的彰化尤其嚴重。
彰化離岸風場至少有17條...
2019-11-06 21:00
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已經完工,明後年有更多離岸風場要建置,但開發商承諾預留的鳥類廊道到底有沒有用?開發商承諾當大型鳥或保育鳥大規模通過時,會讓風機降載以減少鳥擊的機制,至今仍不見蹤影。今(6日)環保署審查離岸風電鳥類調查報告審查時,開發商再度...
2019-10-29 17:31
10月才傳來台灣首座商業規模的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完工的消息,海能風電(Formosa 2) 將緊接著上場。今(29日)海能風電宣布專案融資到位,由20家國際與台灣金融機構組成的銀行團共提供新台幣624億元的融資。
...
2019-10-28 10:07
國際能源總署(IEA)25 日發布《2019 離岸風電展望報告》指出,海上風力發電可以產生足夠的電力,供應地球上每個家庭和企業,IEA 形容這份報告是歷來對海上風電「最全面的全球研究」結果,該研究針對數十萬英里的海岸線進行分析研究。
...
2019-10-09 22:19
台灣首座具商業規模的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今(9)日宣布第二階段20支風機安裝完成,後續將進入試運轉階段。全部風場共22支風機、總發電容量128MW預計在年底前正式商轉,寫下台灣離岸風電發展史的里程碑。
台...
2019-10-08 10:31
為確認離岸風電對台灣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經濟部能源局從去(2018)年起委託工研院進行「離岸風電開發海域生態實證計畫」。以了解風電開發對魚類(含底棲)、鳥類、鯨豚、水下噪音的影響。
台灣第一個離岸風場海洋風場(Formos...
2019-10-08 10:14
台灣第一、二支離岸風機於2016年樹立,2017年正式商轉,耗費40億鉅資,上緯能源這項工程被形容為「豪賭」。如今,海洋風場(Formosa 1)接近完工,共22支風機(包含上階段已完工的2支),共耗240億,建置成本大幅下跌,見證跨出第一...
2019-09-09 20:51
台灣第一個商業規模的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今(9)日宣布,第二階段工程的首架風機已於上週四(9月5日)發電試運轉。第二階段共20架風機,預計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陸續進行試運轉,為年底的正式商轉暖身。
海洋風電第...
2019-08-16 19:48
環保署環評大會今(16日)通過「彰芳」與「西島」離岸風場的環差報告,同意新增「三腳套管」風機基樁及新訂電纜配置路徑。
開發商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表示,經噪音模擬分析,三腳套管基樁的打樁噪音較四腳套管基樁高1分貝,但打樁時間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