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 | Page 3 | 環境資訊中心

紀錄片

2016-12-15 14:49
吳政豪|6'4''|2015|宜蘭員山鄉 ※ 編按:守護環境由瞭解開始,影像就是觸發行動的關鍵。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07年開始舉行自然生命印象短片徵件,廣邀創作者加入資訊公開的行列,以創作守護環境。今年徵件活動邁入十歲,更跨界串聯動畫創作圈,以「自然,在一起」為題展開徵求。 【環境創作短片展】將陸續分享本屆徵件得獎動畫與生態紀錄片。在不同詮釋、風格與創作之中,將以多樣的角度與觀點出發,述說在地環境故事! 作品簡介 從亙古以來,吃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食物不僅帶給人熱量、能量,還有心靈上的滿足。隨著近年來大眾越來越關注食安議題,開始留意食物的來歷,除了透過資訊瞭解外,親身體驗食物生產的過程...
2016-10-27 12:55
雲林縣人口老化全國第二,紀錄片導演張緯誌,透過鏡頭記錄農村所面臨人口老化、勞力斷層等困境,耗時1年多拍攝出紀綠片「白露」,期望藉此向老農致敬,並喚起民眾對農業與環境的重視。 紀錄片以87歲老農謝天賜為主軸,拍攝他在林內栽種5分多柚子園...
2016-08-21 10:34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在大地母親懷裡的孩子。我們要如何拉近與她的距離,共同快樂的生活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林務局、遠傳電信合作的短片徵件活動,以「自然,在一起」為題,獲得熱烈回響,2016年共有徵得生態紀錄片41部,首次辦理的動畫徵件更徵得...
2016-01-13 10:39
所謂「海洋基準線的改變」(The ocean shifting baseline)就是每當海洋基準線下降,人們總把它當成是新的正常的基準線,而不願意去停止向下調整這個基準線。換言之,如果把現在的環境只和3~5年前的狀況來比,會覺得沒有什麼改...
2016-01-01 09:39
海洋環境變遷、資源枯竭、棲地破壞,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常常聽到,已經習以為常了。那個曾經豐盛的海洋,那個老漁民口中只要煮飯前走出門釣一條魚回家,晚餐就有魚可吃的大海冰箱,到底是什麼模樣?大海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我們就算知道有破壞,但破壞又是什...
2015-09-24 07:25
前言:「國家重大建設」對農民、老百姓的生活究竟會造成什麼影響?水電開發商永遠不會明說,也不願意花費充足時間和民間溝通。就像台灣讀者也非常熟悉的Z>B,彷彿打著發展大旗,就能堂而皇之地忽略許多細節,而那些「細節」在中國的水電站發展狂潮中...
2015-03-05 10:40
這一週,中國媒體最熱門的話題非柴靜跟她獨立製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莫屬。在短短幾天時間內,這部討論霧霾的獨立製作紀錄片在網路上被點閱超過2億次,可能已經創下中國獨立媒體的紀錄。 然而政府的態度卻是180度大轉彎,從新任環保部長...
2015-03-05 10:13
※ 本文轉載自 中外對話 中國知名記者柴靜以一個母親的名義拍攝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發布短短幾天內點擊率便破2億次。 3月1日,剛上任48小時的中國環保部長陳吉寧在媒體見面會上說,柴靜從大眾健康這一特殊的角度,來喚起大眾對環境的關...
2014-10-17 12:01
「紀錄片是社會的良心」。16日晚間第九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舉行頒獎典禮,將傑出貢獻獎頒給了解嚴前後奮力紀錄與傳播街頭抗爭影像的綠色小組,而國內外競賽類中,關注社運與環境的片子也奪下多項獎項。 包括台灣競賽首獎《公民不服從》紀錄陳雲林來台時...
2014-10-16 11:17
2014高雄電影節將於下週開跑,10月24日~11月9日影展期間,有超過170部影片在高雄3處電影院和透過手機APP播映。策展人黃晧傑表示,今年電影節主題為「黑色正義」,影展除了兼具藝術和娛樂,也希望透過黑色電影對社會亂象的反思,回應台灣當...

頁面

訂閱 RSS - 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