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
2022-08-22 09:55
施行至今快兩年的用電大戶條款,要求契約容量5000瓩(kW)以上的企業需在五年內履行使用10%綠電的義務,隨著檢討期限將至,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TRENA)19日公布2021年度統計,顯示國內排碳量前20大的企業中,使用綠電占比最高的台積...
2022-08-01 10:36
2022年7月連雲港碼頭堆存的煤炭。圖片來源:Alamy
對於國際煤炭市場來說,2022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
新年伊始,為了保障國內電廠的煤炭供應,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印尼宣布暫時禁止煤炭出口,時間持續到1月底...
2022-04-14 15:27
國內再生能源預計在2050年達到六至七成占比,不過,風、光等間歇性能源需要儲電系統維持電網穩定,台電規畫利用現有水庫,增建抽蓄發電機組,1997年的「光明發電廠」計畫也因此再被提出。「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昨(13)日進行環評大會審議...
2022-04-08 10:58
環保團體昨(7)日召開第19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鎖定能源供需、廢除區段徵收、廢棄物總量管制三大重點。按照慣例,每年4月22日地球日前,環保、動保等公民團體聯合召開全國NGOs環境會議,在地球日當天遞交環境政策建言書給總統及行政單位,敦促...
2022-03-17 11:16
2023年
1月6日︱台電台南鹽田光電場儲能系統啟用,裝置容量20MW創全台最大。
2月18日︱興達電廠混氫發電計畫動土,目標2025年燃氣混氫5%。
4月1日︱平均電價調漲11% 。
4月6日︱能源局公告離岸風場共...
2021-12-14 14:34
針對即將到來的「重啟核四」公投,來自國內多所大學的跨科系學者今(14)日召開記者會,從「工程技術」、「忽視核安」、「核廢難解」、「解決空污」、「承擔核災」、「經濟效益」、「五年發電」、「違反正義」等八大面向說明重啟核四不可行,呼籲投下不同意...
2021-11-24 20:53
距離公投剩不到一個月,第三場全國性公投說明會今(24日)登場,反方代表為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正方代表仍為黃士修,雙方重點依舊圍繞在斷層及核廢料上,黃士修一再強調兩者都不是問題,且台中空污必須靠核四商轉來解決;蔡中岳則表示,無論是斷...
2021-11-11 10:02
中國正從供需兩端應對缺電局面,努力實現安全穩妥地碳達峰。
處於疫後經濟復甦高潮之中的中國,剛剛經歷了一場令人矚目的電荒。
截至9月末,全國十餘個省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拉閘限電」。在廣東、浙江等地,不少工廠因限電而被迫停工,產量大...
2021-09-22 16:02
台灣反核史上的傷痛「1003」事件滿30週年,今(22日)由台灣環保聯盟召開「核四廠1003事件30週年省思活動記者會」,立委洪申翰、陳椒華等人也出席參與。現場除了悼念逝去的反核先輩、澄清1003事發經過,也質疑政府及台電未如實公開核四廠址...
2021-08-05 14:48
電動車形同大型移動式行動電源,台電昨(4日)啟用台灣首座可雙向充放電的智慧電站,讓電動車不只能充電,還能將車上的電力「放電」賣給台電,化身備援供電生力軍,即日起開放民眾免費充電。
台電設置可將電動車的電力賣給台電的充電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