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學
2017-11-15 10:48
說到體檢,大家腦海中第一個跳出來畫面是什麼呢?或許是一位講話大嗓門、看起來有點急性子的護士拿著針筒對著你說,「來,痛一下就好囉!」;或許是需先換上檢查部門的專用衣,躺在一張床上、被送進某個大到可以把人吞下的儀器中進行掃描。而珊瑚礁體檢也是這...
2017-09-05 08:59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特生中心)成立於1992年7月,巧合地那一年正是聯合國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地球高峰會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的同一年。生物多樣性資源的調查、研究、保...
2017-09-01 10:29
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rds)邀請民眾擔任公民科學家進行刺蝟數量普查,根據7月份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全英國13萬9000個民宅庭園中,曾有刺蝟出現的庭園數量連續三年...
2017-08-08 10:54
「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這個新興詞彙在1990年代於全球科學界仍鮮少被提及,但在西元2010年後開始呈現爆炸性的增長,且出現在各類領域中,如在2015年就至少有400篇相關科學文獻發表。「公民科學」在台灣出現更僅10餘...
2017-05-17 10:50
宜蘭員山生態教育館近日以「公民科學」方法,推動「八哥科鳥類長期監測行動」,邀請宜蘭縣內國中、小學生,監測生活周邊的本土種及外來種八哥科鳥類,以科學力量守護環境。
泛稱「八哥」的鳥類因能模仿聲音而成為寵物市場的主流,在台灣經常可見;台灣...
2017-05-17 10:11
「社區巡守隊在河川巡守時,明明看到了河水變色,溝渠排入口冒出大量泡泡,但是通報環保局後卻得到水質檢測合乎排放標準的回應;南部民眾冬季早晨起床開窗,看到窗外充滿霧霾的天空,上環保署的空品監測網看卻是數值普通。工業區周邊民眾的生活環境在廠商進駐...
2017-05-03 10:06
4月中旬,Safecast四度來台分享公民輻射檢測經驗。這個在311福島核能電廠發生爆炸後,緊急成立公民輻射監測組織,至今已在全球近90個國家或地區累積6,500萬筆輻射偵測資料,台灣也是其中之一。
Safecast量測方式很簡單:只...
2017-04-07 10:52
鋒面移動可以從衛星雲圖上看到,細懸浮微粒PM2.5擴散路徑也可以看見嗎?答案是肯定的。藉著全台一千多個手掌大小的微型空氣品質監測器,24小時不斷偵測並傳回PM2.5的濃度變化,PM2.5在台灣幾乎可說是無所遁形。
台灣擁有全球第一密集...
2017-04-04 01:00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公民科學家。農委會特有生物中心推動社區居民參與蝴蝶調查工作,4年來(2013~201)已完成68條具有發展環境教育潛力路線的蝶況調查,累計調查成果有35,893筆、179,331隻次、258種,並已將調查成果提供到環保...
2016-06-25 07:25
今天適合外出跑步嗎?手機一查,就可知道最新的PM2.5值。不過,環保署的的空污測站全台僅70幾個,最近的測站可能在數公里遠外,這樣的資訊未必符合大眾需求。測站太少怎麼辦?那就自己做一個吧!在「自造者」時代,這並非天方夜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