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 | Page 56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之父──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說:「砍掉一棵樹,失去的絕不僅一棵樹,而是失去已知及未知的生物。」建構完整的資料庫,成為各國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目標之一,而「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簡稱TaiBIF」,完整收錄了台灣物種資訊、公開分享,並藉此促進國際生物多樣性資訊交流。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EIA)同樣長期致力推廣生物多樣性資訊,為使讀者更易獲得物種相關研究資訊,2015年,我們與TaiBIF合作,在生物多樣性、生物簡介專欄中提及的台灣物種,讀者都能透過名稱連結,進一步到TaiBIF網站上閱讀延伸資訊,對物種更添幾分認識!

2019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出版《上課了!生物多樣性(5):愛知目標全球行動》,這是國內第一本深度闡述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目標的專書,並具體引介國際間邁向愛知目標的實際行動與國內外案例故事,現在加入捐款支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定期定額捐款500元(含以上),就可獲得一本,送完為止!

生物多樣性之父──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說:「砍掉一棵樹,失去的絕不僅一棵樹,而是失去已知及未知的生物。」建構完整的資料庫,成為各國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目標之一,而「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簡稱TaiBIF」,完整收錄了台灣物種資訊、公開分享,並藉此促進國際生物多樣性資訊交流。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EIA)同樣長期致力推廣生物多樣性資訊,為使讀者更易獲得物種相關研究資訊,2015年,我們與TaiBIF合作,在生物多樣性、生物簡介專欄中提及的台灣物種,讀者都能透過名稱連結,進一步到TaiBIF網站上閱讀延伸資訊,對物種更添幾分認識!

2019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出版《上課了!生物多樣性(5):愛知目標全球行動》,這是國內第一本深度闡述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目標的專書,並具體引介國際間邁向愛知目標的實際行動與國內外案例故事,現在加入捐款支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定期定額捐款500元(含以上),就可獲得一本,送完為止!

2005-09-22 14:06
和平共存 近十幾年來,過度專心於發展的台灣面臨許多始料未及的問題。除了污染和資源不當使用,現在又多了新課題「外來種入侵」。這個名詞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已不新鮮,許多專家學者也時常提出警訊,或許有人會問:真有那麼嚴重嗎?其實,我們每餐所吃的蔬菜...
2005-09-15 21:25
當高鐵穿過溼地 高蹺鴴在水中優雅行走,中杓鷸用牠特有的長喙探入深土,翻石鷸沒有高蹺鴴的長腳、中杓鷸的長喙,牠在淺灘的邊緣邁步,以小小堅硬的喙翻撥石頭尋找食物,牠們分別出現在關渡的濕地裡、布袋港的海堤外、彰化深港的海岸線,因著不同環境條件造...
2005-09-15 18:33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基森在《市師環教季刊》第59期中發表論文,提出紅火蟻的防治步驟與策略,以下為論文摘要,文末並附上連結,歡迎讀者下載閱覽:     近一年多來,校園發現入侵紅火蟻事件頻傳,...
2005-09-15 18:17
1998年,正當高速鐵路計畫通過台南官田段的葫蘆埤,其周邊菱角田恰好為水雉重要繁殖區及渡冬區,但水雉的種群數量已越來越稀少,於是,開發單位只好在鄰近土地,建造人工棲地,希望吸引水雉搬到新家,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向環保署提出的「高鐵水雉等保育...
2005-09-12 22:01
生物多樣性公約簽署國共同承諾,要在2010年讓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幅降低,這個承諾被稱為「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2010 Biodiversity Target)。目前距離此目標僅剩5年,但物種消逝的速度仍如脫韁野馬,無法遏制。 物種消...
2005-09-12 17:57
生物多樣性公約簽署國共同承諾,要在2010年讓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幅降低,這個承諾被稱為「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2010 Biodiversity Target)。目前距離此目標僅剩五年,但物種消逝的速度仍如脫韁野馬,無法遏制。 物...
2005-09-08 18:11
國家公園保護誰? 1998年民間保育團體發起搶救棲蘭山檜木森林運動,並呼籲籌設馬告國家公園。過程中引發了原住民棲地保育以及國家公園保育政策之間的爭議,原住民以山林守護神論述發出共管自治的呼聲。本文希望藉由討論國家公園背後保育價值觀的轉變,...
2005-09-08 08:35
國家公園保護誰? 1998年民間保育團體發起搶救棲蘭山檜木森林運動,並呼籲籌設馬告國家公園。過程中引發了原住民棲地保育以及國家公園保育政策之間的爭議,原住民以山林守護神論述發出共管自治的呼聲。本文希望藉由討論國家公園背後保育價值觀的轉變...
2005-09-05 08:35
當佛教遇上生態學 隸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域的大屯自然公園,位於兩山交會凹地,積水成澤,不但是水生植物的良好棲地,也是魚類、兩棲動物的家。但走進湖面一看,錦鯉、泰國鱧魚、巴西龜大剌剌地探出頭向游客乞食,而划過水面的綠頭鴨也如出入無人之境般...
2004-12-30 15:03
從7月起,我們談了將近半年的生物多樣性,大家對生物多樣性應該已經有一些初步的了解。那麼讓我們以這些基本知識來想像一下,假設我們輸掉了拯救生物多樣性的這場競賽,讓所有的自然生態消失了,我們有能力製造生態系供人類生存嗎?沒有人能肯定。 儘管...

頁面

訂閱 RSS - 生物多樣性 訂閱 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