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公開 | Page 9 | 環境資訊中心

資訊公開

2012-04-02 12:34
中國民間環保組織「達爾問自然求知社」日前向中國環保部申請「2010年的8個重點省份非電力行業含多氯聯苯電力設備及其廢棄物清單調查結果」資訊公開,結果政府以「過程性資訊」為理遭拒。他們表示,該資訊基本上是環保部發佈的《2010年中國環境狀況公...
2012-02-17 15:15
「不能向你公開此信息」、「目前僅限於內部使用,暫不能向社會公開和查詢」……指著6份書面復函上的類似字眼,雲南省大眾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廣中心(以下簡稱「綠色流域」)陳渝說,「這些回復幾乎什麼都沒說。」 2011年8...
2012-02-15 11:55
環保署近日更新完稱「廢棄物非法棄置案件管理系統」(IDMS),民眾可藉由系統報案,預期利用資訊公開、全民監督,讓違法者將付出慘痛代價。環保署並將透過清運車輛裝置GPS、處理機構裝置CCTV、衛星遙測技術等,加上環保人員責任區巡查機制規範,力...
2011-09-23 06:56
※ 編按:前幾天我們介紹了民間團體如何與政府合作,推動城鎮轉型運動,儘管目前政府仍未祭出全面性的政策,但托特尼斯鎮以其活躍的動力,提出許多計畫來讓政府跟進,像是為了降低依賴石油,推行各項鼓勵騎乘腳踏車的友善建設與服務,或是利用栽種植物,做為...
2011-09-22 11:44
※ 轉型城鎮是由在地社團所發起的運動,除了由下而上的草根行動,面對氣候變遷等衝擊,其實更需政府部門由上而下的政策主導或配合,才能順利推行更完整、面向更廣的轉型計畫。在托特尼斯鎮,官方如何跟民間相互配合?民間社團又如何才能影響政府呢?請見本日...
2011-09-08 14:07
維基解密文件近日披露大量美國在台協會(AIT)電文,除了大爆AIT對政壇人物檯面下的觀察,事實上其中有不少與環境政策相關。例如一份2005年3月1日的電文,就描述了扁政府2005年前後反核立場鬆動的始末。 電文中顯示AIT官員的觀察,指扁...
2011-09-02 12:34
維基解密(WikiLeaks)日前公布一份美國內部文件指出,中國政府不願監測並公佈空氣污染物濃度,因為結果對當局來說「太過於敏感」。 這份文件是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2006年8月間一份外交電報中的重要內容,當時,中國政府正準備更新空氣品質監...
2011-08-08 05:00
我國對公民參與環境影響評估的認知,與國際間公認的環評制度有些距離。公民參與環評的制度設計,應該是公民參與「政府決策過程」的權利,也就是公民參與政府「核發開發許可之決策過程」的權利,藉以影響政府的決策。但是我國公民參與環評的制度設計,是讓公民...
2011-01-01 20:59
「維基解密」所透露的美國外交電報秘密檔案顯示,美國外交人員向向梵蒂岡施壓,要求在開發中國家支持基改食物。該檔案內容包含2005年美國外交官、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人員與天主教領袖在羅馬討論基改食物。美國外交人員對於梵蒂岡若干職員的反對基改...
2010-12-10 12:00
環境資訊的不透明,儼然已成台灣近年重大開發案最為人詬病的問題。在彼岸中國,從事環境訊息公開面臨的困難,可謂更加嚴峻。 2005年,中國政府公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與辦法》,卻在實施辦法中,留下兩個「口袋」般的但書,即涉及「國家機密」與「商樣機...

頁面

訂閱 RSS - 資訊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