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節日 + 年度專題
2019-11-18 10:38
今(2019)年10月,台灣首座具商業規模的離岸風場完工,22支風機矗立於苗栗外海,預計年底正式商轉,為台灣離岸風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從陸上走向海洋,看起來乾淨、有效率又有如入「無人之境」的離岸風電,在規畫與施工的擾動過程中,意外掀出我國多...
2019-11-18 10:36
蝙蝠用超音波偵測環境,還會被風機擊中嗎?「如果風機靜止不動的話不會,但是當扇葉高速轉動,蝙蝠飛行通過扇葉時,前一刻偵測到沒有阻礙能通行的地方,下一秒卻可能瞬間被扇葉擊中。加上扇葉運轉時會帶動氣流,蝙蝠太靠近的話,也容易被氣流捲進而受到重創。...
2019-11-18 10:35
「暫緩近岸開發!」離岸風電在西海岸插旗,最受關注的生態議題莫過於去年一整年目擊個體降至51隻[1]的台灣白海豚。環保團體以「無處可逃」、「瞎掉」、「血色風機」等形容白海豚面對的處境。不過,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鯨豚超過20年...
2019-11-18 10:33
為了規範離岸風電打樁噪音對鯨豚的影響,環保署於2017年對19件離岸風電環評案件之共通性環境議題,要求開發商承諾於距離打樁位置之750公尺範圍內,水下噪音聲曝值(SEL)不得超過160 dB。這項規定希望能減緩鯨豚的暫時性聽力損傷(TTS)...
2019-11-18 10:32
每年數百萬的候鳥來到台灣,太平洋西岸花彩列嶼島上的台灣,可能是牠們避冬的棲息地,也可能是下一段旅程的中途補給站。不過,候鳥是如何飄洋過海,是直線前進?還是彎繞曲折?這些謎團看似並不急迫,但隨著今年第一座風場完工,加上2020、2021年,乃...
2019-11-18 10:30
為了避免打樁時過大的噪音造成鯨豚聽力損傷、甚至危及生命,離岸風電的開發商在環評過程中承諾會聘僱「鯨豚觀察員」,當警戒區內有鯨豚出沒時,便會評估停止打樁。
至於警戒區有多大、鯨豚觀察員在哪裡觀察,則隨各風場的環評而異。一般來說,警戒區大...
2019-11-18 10:30
台灣的離岸風電開發有三個時程:示範獎勵、潛力場址、區塊開發。希望藉由示範場址學習經驗,並為後續的大規模開發打下基礎。
一、示範風場的開發過程
2013年能源局選出三個示範場址:海洋、福海、台電。但福海陷入環評爭議,台電因...
2019-11-18 10:30
「風機」是什麼?
彰濱沿海常見陸域風機運轉,而隨著台灣第一座商轉的離岸風場在10月完工,現在站在苗栗龍鳳港就可以遠眺到海上風機。
一支風機有多大?苗栗海洋風場採用的是4 MW、6 MW兩種規格。目前最大的風機...
2019-11-18 10:30
「水下聲學」研究以水為介質的聲波傳遞特性。在離岸風電的開發過程中,常運用水下聲學來監測打樁產生的水下噪音,確保施工單位在執行噪音減輕措施後能符合環評管制的噪音值。
水下聲學也應用在鯨豚監測。如偵測到施工區附近有鯨豚聲音,就可以提醒鯨豚...
2019-11-18 10:30
離岸風電相關的海洋環境調查包羅萬象,除了一般人想到的生態監測(鳥、蝙蝠、鯨豚、魚類、浮游、海藻)、污染(廢氣、廢水、廢油)外,還有場址調查(地質、地形、氣象、海象)、風能調查(風速、風向)、水下噪音、漁業(漁類、漁獲)、水質、水文(波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