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 Page 459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新聞頭條

2020-01-15 10:15
選前未能過關的《礦業法》修法,選後礦場環評再起。昨(14日)環保署進行新竹關西羅慶仁與羅慶江兩礦合併的環境影響評估。面對地方反對聲浪,開發單位自行提出縮減開發強度二成的替代方案,將工作日降到八成,年產量降至96萬公噸,挖礦時間則相對延長,以...
2020-01-15 10:08
關心環境的消費者或許知道,購物會造成二氧化碳排放。但實際上,一次消費會造成多少的碳排放量,一直都難以具體量化。瑞典金融科技公司 Doconomy 便和萬事達信用卡(Master card)合作,推出一張可以連結個人消費行為與對應碳排資訊的信...
2020-01-14 17:01
台13線苗栗三義路段每逢假日就會湧現觀光車潮,且43K~50K因路面縮減造成汽、機車爭道,為此公路總局曾提出以50億的預算新闢八公里長的三義外環道,卻因必要性不足且有破壞石虎可能利用棲地之虞,而在2016年的環評階段喊卡。 公路總局經...
2020-01-14 09:39
英國獨立報報導,當地環保人士透露,去年斯里蘭卡大象死亡數量創新高,達到約361頭,其中大部分是被人類殺害。 人們用電圍欄、藏在食物中的毒藥和炸藥殺死這些瀕臨滅絕的動物。專家說,這次的死亡數量是1948年斯里蘭卡獨立以來最高。 ...
2020-01-13 18:48
2020年1月11日,民進黨蔡英文以817萬票高票連任總統。綜觀蔡政府四年任內,能源轉型有明顯進展,但礦業改革、農地工廠等環境政策卻成效不彰。不同於四年前選舉被批為「空心菜」,這次蔡英文拿出政績當背書,卻沒有提出大格局的政策願景。 邁...
2020-01-13 18:26
台中市大里地區近年來飽受農地工廠污染問題,導致28公頃的農田被迫休耕,台中市政府認為,雖積極執行污染改善計畫,但產業仍有工業需求,未來污染可能重演,考量未來新興產業用地、不適作農地轉型等原因,劃設了面積達188公頃的大里夏田產業園區。 ...
2020-01-13 10:58
英國衛報報導,川普執政的白宮9日公布一項計畫,以加速許可大型基礎建設工程,如石油管線、道路擴建和橋樑等。 這是川普總統任期內最大的管制鬆綁措施之一,代價是使美國最重要的環境法律的適用範圍嚴重縮水,尤其是和氣候危機相關的環境影響評估。 ...
2020-01-12 02:22
立委選舉結果出爐,四年來逐步走向非核減煤的民進黨獲得61席,維持在國會單獨過半的優勢;長期與環團並肩作戰的林淑芬、劉建國、蘇治芬等立委連任成功,曾任綠盟幹部的洪申翰、「環保鐵娘子」陳椒華則以政壇新人之姿進入國會,為國會的環境價值注入新基因。...
2020-01-12 01:24
2020年1月11日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民進黨蔡英文、賴清德以817萬票高票當選,成為我國史上得票數最高的總統、副總統。在立委選舉部分,民進黨以61席成為國會最大黨,但在地方首長上,仍呈現藍多於綠,全面執政仍缺一角。&nb...
2020-01-10 10:59
距離大選剩不到24小時,多數民眾已決定屬意的候選人,也有不少人還在思考,神聖的一票到底投給誰好,特別是政黨票與區域立委,除了看到候選人掃街、站在路口拜票,多數人並不清楚他們的政見與主張。 為了讓選民參考,彰化縣環保聯盟昨(10日)就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