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 Page 460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新聞頭條

2020-01-10 10:53
在2020大選接近尾聲的時刻,自2019年10月由READr發起的「2020總統候選人之事實查核計畫」也將暫告一段落,這是台灣媒體前所未見的專案,集合多家媒體以及網路群眾之力,針對每一個總統候選人的每一場公開談話,聽打逐字稿,並進行事實查核...
2020-01-10 09:25
本月4日,23位台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志工來到新竹縣芎林鄉鹿寮坑的淺山區域。這已是台燿第三度參與鹿寮坑友善環境耕作,2018年首次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合作,至社區進行「鹿寮坑土壤改良場」,運用自然資材製作植物堆肥;2019年3月...
2020-01-09 18:04
選戰打得火熱、能源議題也發燒。無論是韓國瑜說的「夏天沒有風」,還是蔡英文說的「冬天使用風電、夏天使用光電不好嗎?」,都強化了台灣「夏天無風、冬天無光」的印象。雖然「冬天風電好、夏天光電好」是事實,但政治人物口中的「沒有」、「少」、「不好」跟...
2020-01-09 15:57
全球各地70多位科學家合作在《自然生態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發表「昆蟲復育藍圖」,呼籲全世界必須大幅減少農藥使用、優先發展自然友善農法,並立即減少水污染、光害和噪音,以拯救昆蟲。 ...
2020-01-09 10:59
「大潭藻礁搶救聯盟」去年12月邀請桃園市區域立委候選人與各政黨不分區候選人簽署承諾書,承諾當選後會「要求中央機關」立即啟動「大潭藻礁自然地景審議」,並敦促政府投入桃園藻礁全面調查研究。聯盟3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承諾書簽書成果,長期以環境優先為主...
2020-01-09 10:31
海洋野生物保育繼鯨鯊、鬼福魟列入保育類名單進行預告,進一步鎖定台灣外海的大型魚類巨口鯊,由於神祕的習性,難以一窺其族群面貌,然而全球過半數族群紀錄出現在台灣,使台灣身處保育關鍵地位。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即公布巨口鯊調查研究近況,期待透過訊息...
2020-01-09 10:20
2020年,全球船舶運輸燃料中的硫將大量削減,可望減少某些類型的空氣污染,有助於因應氣候危機,但也可能導致機票價格上漲。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sation, IMO)的新法規,從...
2020-01-08 10:45
英國衛報報導,經歷25年來全世界最嚴重核災的日本福島,九年後的現在計畫轉型成再生能源樞紐。 提到位於日本東北的福島縣,人們勢必會聯想到2011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廠三座爐心熔毀的災難,但儘管如此,縣政府已經宣示,要在2040年之前...
2020-01-08 10:09
2019年的最後一天,台灣首座商業規模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正式邁向商業運轉,無論是對往後5年共5.5GW的風場計畫,或是2025之後的10GW計畫,這都是一個新時代的里程碑。 「這是全新的市場、新的架構、新的環境...
2020-01-07 17:26
距離1月11日投票日剩不到五天,今年的總統大選格外精彩,除了有我國第一位女性總統蔡英文競選連任、高舉庶民為號召的高雄市長韓國瑜也來勢洶洶,而五度出戰總統大選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則強調自己要撥亂反正。 目前雖然已有三場政見發表會與一場辯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