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瓶蓋藝術展 海洋汙染全現蹤 | 環境資訊中心

回收瓶蓋藝術展 海洋汙染全現蹤

2014年07月28日
本報2014年7月28日台北訊,實習記者曾冠瑜報導

午後時分,走進萬華區的剝皮寮歷史街區,裡面作品全是海洋生態的生物,寄居蟹、綠蠵龜、鯊鯨、海豚等。在志工的解說下,家長帶著孩子透過「蓋‧藝術」展場中,用寶特瓶瓶蓋創作的海洋生態,領悟了台灣海洋生態目前長久以來面臨的重大危機─垃圾汙染。

志工正在對孩童解說。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協辦的「蓋‧藝術」展覽,在7/27-28來到尾聲。「蓋」藝術希望藉由再生回收瓶蓋藝術,結合環保與藝術,串聯海洋廢棄物議題,讓更多人意識到海洋塑膠垃圾問題。

用瓶蓋創作的海中生態。          「蓋‧藝術」以回收瓶蓋創作為主,作品多為海洋中的生物,創作團隊希望透過海洋生物與海中垃圾的反差,強調海洋汙染問題嚴重性,與海洋保育之重要性。

「有時候,我們沒有關注到的這些汙染,並不代表它不會發生。」志工周炘玫表示,從作品的創作一直參與到現在,她發現有很多人,尤其是成年人並不關心環境這個議題,只是將這些作品當作是「純藝術品」在欣賞,並沒有想到作品背後的意義,反而是孩童願意去思考海洋生態污染的問題。

根據資料,台灣一年至少用掉28億支寶特瓶,雖然95%以上的寶特瓶順利回收,但約有一半的寶特瓶缺少瓶蓋;這些寶特瓶蓋被隨意亂丟後,成為海洋垃圾的一員,志工童亞琦說,垃圾漂流在岸邊以及海上,被無法分辨的生物吞食入腹,因為無法被消化,最終只能無奈地面臨死亡;岸上的寄居蟹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貝殼,最後只能把自己縮在小小的瓶蓋中。志工童亞琦說,現在的小孩十個中有八個不認識以前海邊,隨處可見的寄居蟹,不禁感慨短短的時間,物種數量大量減少的悲哀。

現今海灘意象。          瓶蓋藝術,寄居蟹。

童亞琦也表示,當垃圾最後漂流到我們看不到的海洋中,會導致生物誤食、或受傷、變形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最重要的還是消費者的自我意識。而前來觀賞的Chris表示,透過這次的展覽,了解到了海洋生態的危機;但盡管認同「蓋‧藝術」的宗旨,要改變人類長久累積以來的習慣,必須花很多心力的宣導與推廣,更要長時間地來觀察與追蹤,將會是一件困難的事。

當資源回收等補救政策,比不上環境遭受迫害的速度,這時就更加需要仰賴民眾對生態環境發自內心的關心。「蓋‧藝術」利用了海洋廢棄物,創作了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用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極大反差,呈現現在台灣海洋生態的悲哀,替人們上了令人震撼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