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伊那萬》飛魚alibangbang來了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婆娑伊那萬》飛魚alibangbang來了

2014年10月19日
作者:董景生、黃啟瑞、張德斌

循著黑潮的流動,每年2月起長達4至5個月,是蘭嶼島上捕捉飛魚的季節。過去以刺桐sebang花開,作為判斷飛魚alibangbang到來的記號。

傳說此時黑色的飛魚王帶領其他的飛魚迴流,因此剛開始,漁人們是以白天舟釣或夜晚火把引魚的方式,捕獲數量最少的黑鰭飛魚mavaheng so panid mabazangbang,黑鰭飛魚忌用火烤,在登岸時即必須剪掉翅鰭,族人相信,如此失去飛翔能力的領路飛魚王,依序其後的各種白鰭飛魚、紅鰭飛魚mabazangbang so panid、白翅飛魚sosowoen、紅斑鰭飛魚matazetezem so panid、kakalaw、loklok、sanisi便會被一網打盡。

不同魚種與餐具,規範出性別與階層。攝影:陳科廷

5、6月是小型船捕捉飛魚的時節,船隻在白天出海,早晨族人駕小船,帶著午餐和很多作為飛魚餌的溪蝦出發,使用長線接連著鉤子的工具捕飛魚,一條約30公尺長的重線obid,一條約5公尺較輕的線ikatan,線端則連著形狀特殊的鈎子。魚線的一頭固定在槳托,另一端拋出約30公尺長距離,小船尾隨在後,當線被扯動,表示魚上鉤了。

在4到6月的Papatataw和Pipilapila期間,捕魚船隊會在夜晚出海,判斷飛魚魚群後,船組成員中的首席sangat會高舉火炬,利用火炬誘捕飛魚靠近,其餘的船員則伺機甩動長柄捕網,以捕捉飛魚。

日曬飛魚。攝影:陳科廷

捕獲的飛魚經過特殊刀法處理抹鹽後,以林投根製成的繩索吊掛日曬或晾乾,各部落處理飛魚的方式不一,紅頭部落是由背穿繩吊起,其他部落則是由頭部入手。族人的傳統是在地下屋裡煙燻飛魚,煙燻時使用上好的番龍眼木,歷時3天,火勢必須時時看管,燻得好的飛魚充滿自然光澤及香氣,保存期限相對延長。選用的木柴不取蘭嶼赤楠pangohen,據經驗容易起煙,燻得看守的人眼淚直流。而無論如何,每年的飛魚乾皆必須在飛魚終食祭前吃完。

與飛魚有關的一切,左右了達悟人的信仰甚至宇宙觀,捕捉飛魚成為達悟族人最重要的社會生活重心。飛魚祭期間,族人需遵守不能下海撈捕珊瑚礁或其他底棲魚類的規範、不能搭上別的船團的船、不能越過別人的屋頂、女性不得碰觸船隻與漁具等。而個人捕獲的飛魚,只能在部落內互贈。至於食用飛魚的禁忌更多。

過去族人曾將飛魚與其他海鮮同煮,據說食用後生瘡,往後捕到的皆為病魚,因此黑翅飛魚王託夢,教導耆老煮zanegen飛魚時,應分不同的鍋子,以和煮dengdengen尋常的食物,有所分別。族人原就依不同位階、性別、年齡區分,食用不同種類飛魚及海產,木盤區分肉盤╱魚盤,魚盤再細分儀式性╱非儀式性、飛魚╱其他魚,非儀式性魚盤再下分男人魚盤raratan╱女人魚盤nanatnganan。通常男人吃較腥的男人魚raet,女人則享用真正的魚-女人魚oyod,木盤大小與樹種不拘,但女人盤有時會雕刻裝飾紋,有別於男人盤。

藉由魚的分類以及飲食專用的陶器與木盤,清楚規範出家中性別與階層,不同需求的使用者,享用不同的資源,如此減少彼此間競爭。對資源的有效利用,符合生態學中之資源區隔利用或分配利用。這樣邏輯,也體現在飛魚季時,僅捕捉飛魚而不抓其他魚種;飛魚季後不捕捉飛魚,即使不小心入網,也必須放回海中,隨著季節更替,利用不同資源且不過度使用,這對其他魚種的生存極為重要。

植物本事BOX八丈芒 (Ayo)

八丈芒。攝影:張德斌 族人有時也稱八丈芒為蘆葦或芒草。Ayo的用途很多,整捆綁起帶回,成束點火當火把,供晚上抓螃蟹照明,或捕飛魚時作為誘魚的光源。日常生活,除直接作為繩材外,綑綁姑婆芋葉片可以攜帶食物。參加喪禮後要跟著芒心一起帶肉回家,避免惡靈靠近。傳統坐月子的食物禁忌很多,導致產婦缺乏蛋白質食物,此時先用八丈芒綁好一小束芋頭嫩葉,以水煮沸並加一些海水調味,產婦食用後就不會停奶水。


《婆娑伊那萬-蘭嶼達悟的民族植物》

作者:董景生、黃啟瑞、張德斌
出版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9860403213

婆娑(Pongso)指島嶼,伊那萬(Inawan)是生命,達悟語意為生命之島。在島嶼及海洋的國度,達悟子民世代遵循傳統的生活模式,男女分工互助,共同面對自然環境的考驗,善用植物資源永續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