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灣多丘陵地,又是都市密集區。新北與台北市的居民,平日生活有幸享受便利的物質生活,假日又可親近山林滋潤精神生活,可說是非常幸運。然而這些步道卻為了健走客的需求,弄得越來越不自然,越來越人為。
山徑依舊,景觀不在
最近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公佈了一系列照片,透過臉書分享「電視牆、螢幕臺階」的三峽五寮尖步道,震撼了許多網民,不論美感與生態都破壞殆盡。其中點名諸多新北郊山,比如土城文筆山、新店小獅頭山,也是我常進行生態觀察的步道,部分景觀破壞嚴重,豐富生態不再,這些自然步道已經成為了不自然的步道。
實際上許多政府有介入建設的步道也不惶多讓,比如台北市的四獸山步道、富陽公園,都為了增加舒適性而過度開發破壞。往往採取「破壞式的建設」(全部淨空、全部重蓋)的功法,沒有緩衝空間,忽略生態保育。
是「登山」步道,還是登山「步道」
為何這些自然步道越來越不自然呢?那是因為許多進入登山步道的遊客,不把登山步道當作「山林」的一部分,而是當作「人們走的道路」。
很多不請自來的志工,會在登山步道上搭設涼亭、帳篷,或是加設一些健身設備,比如單槓、鞦韆。又將步道四周的野草、姑婆芋全部打掉,在步道邊沏上水泥排水溝。
「這才是步道該有的樣子。」他們認為自己做的是與造橋鋪路同等的善舉。步道應該為登山客服務,有著整齊、乾淨的水泥或石階路,清除步道周遭的雜草以防止蛇蜂危害,應該有個地方提供人們歇息、喝水、乘涼、健身、泡茶、聊聊天、唱唱卡拉OK。
山林就被改造他們所期望的樣子了。對他們來說,登山步道不屬於自然,而是屬於人的生活環境。
當自然步道不自然
為了推廣運動樂活,政府也加入登山步道的推廣行列。因此許多登山步道有了來自公部門經費的建設,變得更加「對人友善」。若說登山步道給人們合理使用山林的空間,提供親近自然、運動養身的場域,適當的讓步道變得更親民一點,不為過分。
然而,我們應思考這些登山步道是否過度的人為。
社會大眾會選擇登走步道,而不是選擇住家大樓的樓梯上下攀登,是因為──唯有登山步道可以讓我們享受自然的恩惠。比如蟲鳴鳥叫的交響樂曲、翠綠盎然的綠蔭搖曳、沁風吹拂微濕的髮梢透了心涼,這些並不是水泥叢林中能夠建設的資產,因此人們樂於接觸山林。
就因為登山步道是山林的一部分,我們才有訪探它的動力。
試想,當人們走在山林中,看到的是大型廢棄物堆置空間,看到水泥不自然的鋪設,四周沒有林木野草,又有走音歌聲大分貝轟擊。那麼登山步道的價值何在?是否有些人任由他們的想像侵犯其他人的權益?
是時候反省人們對於登山步道的對待方式,恢復自然吧!
翻轉對於登山步道的態度
山林是大眾的公共財,是自然的瑰寶,是人們「可以享受但不能亂用」的資產。登山步道應該採取「減法思維」,也就是適度的維持舒適性、安全性,卻盡量自然化、少用人工措施、多運用自然地勢或材料。
下面舉出幾個我們急需改變,重新認識登山步道的態度與觀念
- 水泥溝的排水效果,比不上自然的滲入土地、流經石縫。
- 登山步道的鋪設用料越自然越好。
- 山地不是公園,公有地不是泡茶、使用運動器材的地方。
- 最自然的涼亭,就是大石塊與樹蔭的組合。
- 蟲鳴鳥叫、樹葉沙響,遠比卡拉OK的音樂更好聽。
- 步道是人們與自然借用場地,別破壞步道周圍的草木、泥土石頭。
- 在有明確指示路標的步道,綁上登山社布條,僅是與孩童在樹木石頭上刻上「到此一遊」同等的幼稚行為。
- 生態不是越乾淨越好,綠意不是越多園藝植物越棒!
另外,垃圾不落地、讓山林的歸還於山林,應是現代公民都普級的公民道德。期望社會大眾改變觀念,讓我們有一天看到的登山步道,還原成應有的自然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