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標本再演進 認識森林昆蟲一指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數位化標本再演進 認識森林昆蟲一指通!

2015年07月14日
本報2015年7月1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昆蟲標本數位化也需演進!一向為昆蟲學家和業餘昆蟲愛好者好評的「台灣森林昆蟲標本館」,如今再加入每周6種森林昆蟲個別介紹、館藏動態以及最具特色的胡蜂、蜻蜓和夜蛾全台最完整資料,連標本查詢的速度也大幅提升,邀請民眾趕緊來試試。

台灣森林昆蟲標本館網站首頁。(圖片來源:林試所)
台灣森林昆蟲標本館網站首頁。(圖片來源:林試所)

每周嚴選6種昆蟲 帶你進入昆蟲奧秘世界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擁有完善的台灣森林昆蟲標本館,是台灣最重要的昆蟲典藏之一,最早的標本採集於1910年8月,至今一世紀典藏不輟。2005年進行典藏數位化,2009年完成5萬份館典標本的數位化影像及其後設資料,到了2012年典藏更超過60萬份標本。

網站架設則始於2007年,目前已有8萬張標本資料,可供民眾進行比對,網頁上對於模式標本也提供了最完整的說明。林試所森林保護組研究員趙榮台說,目前國際合作來台採集發表的昆蟲模式標本,都要求將正模本留在館內收藏,至今已收藏264份模式標本。

數位化後提供民眾更便利的查詢比對,無形中推動自然科學教育普及化,而網站也須不斷演進方便民眾查詢。最近林試所更新網頁,增加了物種的個別介紹,每一週介紹六種森林昆蟲,包括昆蟲的標本圖片和簡介,民眾可上網自由點選,每周更換不同的昆蟲簡介,一年下來可以認識300多種森林昆蟲。

典藏特色 夜蛾分類最完整 

在典藏特色上,林試所首推胡蜂、蜻蜓和夜蛾,從這裡可以找到台灣最豐富的資訊。蛾類標本的數量已佔「台灣森林昆蟲標本館」典藏的65%以上,其中夜蛾的分類做得最完整。

林試所森林保育組研究員趙榮台說,館藏的特色反映了研究計畫的走向、研究人員或採集人員的背景與興趣。

台灣森林昆蟲標本館網站首頁。(圖片來源:林試所)
截至2015年7月14日的典藏類別及數量。圖片來源:台灣森林昆蟲標本館網頁。

使用者可從新增的「標本查詢」選項中,得知典藏總數和特定類群的標本數,例如使用者可以看到該館目前擁有17萬7千餘份的針插標本;目前已鑑定標本總計212 科1778 屬3241 種。而這些動態的數據也會隨著新進的標本數量、種類隨時更新。

在「標本館介紹」頁中,除了更有系統地介紹標本館外,另外增加了資訊管理系統、標本館研究人員介紹、標本採集及標本製作數位短片。短片包括林業試驗所製作的「昆蟲標本採集」和「昆蟲標本製作」2部,可以供各級學校教學使用。而這些查詢,只需要花1、2秒,就可獲得結果,也是查詢優化後最友善的表現。

網站定位為森林昆蟲,趙榮台說,民眾若於喬木、公園綠地以及野外、森林採集的昆蟲都可以上網查詢比對;若於農田或平原採集的昆蟲,則建議到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或自然科學博物館進行比對。

由於台灣森林昆蟲標本館的標本查詢,以服務半專業的使用者為主,通常這類使用者都有進一步比對實體標本的需求;這對初入門的昆蟲愛好者可能較為艱深。趙榮台建議初入門的民眾或許可以進入「嘎嘎昆蟲網」,查詢更廣泛、多元的昆蟲資料。

基礎完備 等待公民科學家

這一切努力目的是帶動更多業餘的昆蟲研究,趙榮台從國際交流中感受到各國業餘研究之熱切。他在日本的博物館看到剛下班的牙醫師熱切的投入資料庫中,比對野外採集的資料;業餘昆蟲研究者自費到台灣野外採集樣本,比對過程也都借助林試所網站。外國人熱切如此,反而台灣業餘研究風氣冷淡。

而典藏標本數位化後更加速研究的速度。過去研究者須於數百萬份資料中搜尋比對,曠日廢時,現在則加速研究的速度。

他舉最近的例子,日本蛾類研究學者從林試所昆蟲網站發現疑似新種蛾類,但過去可能誤認為是其他種類,經由來信查詢在所內快速找出13份標本後,透過數位化資料分享即使在東京也可快速接收到資料。而3個月後,這位學者完成報告確認新種已出現。

「業餘昆蟲研究在野外採集,是很健康的嗜好。」趙榮台說,資料庫已臻完善,期待國人多加運用。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