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百年前的宜居城市 哈瑪星觀光另闢蹊徑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走讀百年前的宜居城市 哈瑪星觀光另闢蹊徑

2015年08月18日
本報2015年8月18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高雄市鄰近高雄港的鹽埕、鼓山區,近年成為觀光熱門地點,高市府統計光鹽埕的駁二藝術特區每年就吸引400萬觀光人次,而西子灣地區也有140萬人次。因大量觀光客和大型遊覽車湧入西子灣,造成社區的負面環境效應,一度引發哈瑪星、哨船頭居民激烈抗議

哈瑪星願景聯盟表示,哈瑪星人不排斥觀光客,而是希望遊客能夠看見在地文化,在哈瑪星的八米社區街道內,有著豐富歷史文化脈落,適合慢行走讀,發展精緻深度小旅遊,希望市府不要漠視這裡的觀光潛能。

湊町是日治時期高雄的市政中心,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

實際走訪哈瑪星,可見此地活絡的觀光氛圍。撇開那些直驅西子灣的大型遊覽車,仍有不少遊客是搭乘捷運來到哈瑪星,再以步行或租借腳踏車、電動車前往西子灣,或到渡船頭搭乘渡輪前往旗津。足見哈瑪星、西子灣一帶吸引的不只是團體觀光客,更有許多樂意步行、漫遊的自由行遊客。

不過,若能跟著導覽解說人員,走過哈瑪星街廓、品味特色老屋,才能認識此區歷史文化、探尋哈瑪星迷人的地方。

百年前的宜居城市  哈瑪星的城市規劃遠見

日治時期,日人興建了二條濱海鐵路,因此稱為此區為濱線(Ha-Ma-Sen,哈瑪星),而當時的行政區名為湊町。為了讓民眾更深度體驗哈瑪星的老屋建築風貌,今年7月高雄市都發局舉辦「湊町漫遊祭」系列活動,都發局住宅發展處處長郭進宗表示,透過解說及導覽課程,希望喚起民眾一起來認識哈瑪星老屋,此外,也培訓導覽解說員,將來為哈瑪星歷史街區說故事。

哈瑪星代表著高雄現代城市的發軔,也是日治時期最早的都市計畫區。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副教授陳啟仁指出,日治時期政府從1908年開始,在哈瑪星有計劃地打造一座現代化城市,包括最早有電力、自來水和下水道等公共設施,以及碼頭、車站等交通設施,這片海埔新生地上的市街設計,是順應著地理、氣候和日照,規劃出適宜居住的棋盤格狀的街廓。

完善的市街規劃,吸引各種商行店家遷入,使得哈瑪星不只是行政中心,也是工商業、金融、漁業著重鎮。看著哈瑪星老街廓的照片,陳啟仁說,「哈瑪星是百年前的宜居城市。」

隨著時代變遷和都市發展,哈瑪星的市政機構逐漸往內陸遷移。但是,歷經二戰期間美軍轟炸,到戰後至今,在棋盤狀哈瑪星街道中留下來的老屋,仍舊展現著過往的城市風華。

老屋代表城市發展脈落  都發局協助老屋拉皮整建

透過老屋鑑賞活動,講師陳坤毅介紹了哈瑪星發展的歷史背景,也帶學員實際走訪街廓中的老屋,欣賞這些日治時期到戰後街屋建築的特色。

哈瑪星街角圓弧形街屋為其主要特色。攝影:李育琴。

瑪星老屋的風格,在外觀上,以二至三層樓的街屋為多,洗石子的立面造型突顯各個匠師的結構和修飾工藝,包括山牆、樑柱、門窗開口的構法和細部裝飾等,可說是當時營造工業和職人文化的展現,足見相關產業和技術面的豐富多元。

「這些老屋的留存,讓我們看見高雄城市發展的歷史脈落,」長期關注高雄老建築和哈瑪星歷史街廓保存的陳坤毅說,民眾來認識這些老房子,有助於讓屋主也感受到老屋的價值,進而一起加入保存的行列。

近年哈瑪星的老屋持續面臨拆除危機,郭進宗指出,目前文資法僅針對古蹟和歷史建築進行保護,但是像哈瑪星這些具有歷史意義和特色的老房子,未達文資法保存的地位,屋主或管理人若還沒有拆除新建的打算,就是任其荒廢。

湊町賞老屋活動,未來都發局將進行老屋整建、活化利用。攝影:李育琴。

郭進宗表示,站在市府的角度,很希望屋主認同老房子的價值,為此都發局透過補助計畫,協助屋主進行拉皮和內部整建,未來能做更多元的利用,增添街區的內涵。

認識了哈瑪星的歷史和傳統建築工藝後,漫步於哈瑪星街區,不難發現為何哈瑪星人如此反對當前造成生活品質惡化卻對社區經濟無益的觀光政策。

哈瑪星願景聯盟強調,哈瑪星的特色在小巷弄裡,除了不適合大型遊覽車進出,也唯有走入這些巷弄,才能體會哈瑪星獨有街區氛圍和在地人情味,未來若能配合老屋整建、社區產業的推廣,將可形塑另一個高雄的特色區塊,重塑過往哈瑪星豐富多樣的市街風華。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