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內能不能餵食流浪動物?陽管處增列區域內禁止餵食遊蕩動物,1日邀集生態學者、動保專家以及民間團體舉辦座談會,經過一下午熱烈討論有了轉圜空間,與會代表皆認同國家公園不該存在遊蕩動物,也同意不能餵食,至於如何達到目標,管理處將與動保團體合作逐步達成。
陽明山流浪犬。圖片提供:陽管處。 |
野化犬隻族群數量會因人為餵食而壯大
陽管處強調,園區內原本就禁止餵食野生動物,但民眾卻認為餵食浪犬非野生動物,因此餵食並未違法;但餵食的行為卻衍生管理問題。
從實務以及研究報告都指出,人為餵食使得野犬族群壯大。台灣師大生命科學系王穎表示,國家公園目的是保護生態系完整,全球類似的保護區,是不鼓勵餵食,甚至禁止。犬隻是潛在的掠食者,若再加入人為維持掠食者族群,對生態環境絕對有影響。
長期研究調查台灣水鹿的研究者顏士清表示,國外報告指出,野化犬只靠野外獵食,族群數量將維持穩定,但餵食會使得族群數量增加;而且野外犬不會因餵食而不狩獵野生動物,反而因餵食使增加(獵食的)能量。
野化犬除餵食問題 還有呢?
另外,野化犬群聚,排擠野生動物的棲地。東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裴家騏表示,陽明山雖為都會型國家公園,但仍有珍貴的生態系及生物多樣性,台灣過去30年來未能保護郊山,淺山物種如穿山甲、麝香貓等,是高山型國家公園保護不了的物種。
陽管處增列區域內禁止餵食遊蕩動物,邀集生態學者、動保專家以及民間團體舉辦座談會。攝影:廖靜蕙。 |
餵食動物、引入物來種,都不利生物多樣性的維繫。為了石虎保育,他評估過陽明山國家公園,即因犬隻太多,而排除在石虎重建棲地的選項外。
再者,由於犬隻與小型食肉目共域,無論是人畜共通的狂犬病,或浪犬與野生動物交相感染的犬瘟熱等,疫病疑慮未能解除。台灣未能排除在狂犬病疫區之外,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表示,動物收容所的犬隻,雖未驗出狂犬病毒,有可能是捕捉對象位於郊區、易捕捉,並不代表已掌握山區野犬疫情現況,長久與野生動物共域交互作用,仍可能成為保毒宿主。
而餵食者往往食物放下人就走了,遺留的食物野生動物也會取食,改變其覓食行為,也製造環境髒亂,使得人力必須耗費在清理環境上。陽管處強調,公告明訂禁止餵食遊蕩動物,是管理民眾餵食行為,而非管理流浪犬。針對園區內的犬隻,將與雙北市府合作,採取「全數救援」,沒有人道撲殺的問題。
不負責的餵食,造成人力耗費在清理髒亂的環境。圖片來源:陽管處。 |
民間及政府應共擬定適當配套措施應達共識
只是,野犬生活在陽明山也有一段歷史了,裴家騏認為應討論出有共識的做法。
現場動保團體代表認為,雖已建立國家公園內不應存在遊蕩動物的共識,不過禁止餵食是否能達到此目標?在未完全救援、淨空之前的配套措施,則仍有疑義。關懷生命協會代表即提出,禁止餵食到淨空遊蕩動物之間,應發展配套措施,否則將更壓迫野生動物族群。
對於餵食者的角色,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理事長林憶珊認為,需去汙名化,因為政府源頭管理做不好,愛爸愛媽往往為了解決社會浪犬的問題傾家蕩產而為,應將這些力量化為助力。
不過,餵食者之間似乎也存有差異。台北市動物救援隊華心惠表示,台北市已進行浪犬的TNVR,希望浪犬在這代終結,不要有下一代;然而,推動義務動保員過程中,發現餵食志工最大的敵人是亂丟、亂餵食的民眾。
TNVR目標是讓遊蕩犬在這一代終結,不要在有下一代了。(圖片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 |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理事林雅哲表示,禁止餵食流浪動物可訂出緩衝期,評估問題嚴重程度,選定特定區域禁止餵食、強制移除,不嚴重的區域則採取配套措施。他強調這些事務應與動保團體合作,為餵食者去汙名化,讓他們成為志工納入管理;否則光是要求園區內不要餵食流浪動物,餵食點移到園區外幾公尺,仍無法解決園區內浪犬群聚的現象。
與會代表大多不反對與動保團體合作,至於該與誰合作,仍是大哉問。裴家騏提醒,禁止餵食是否能於1~2年內減少犬隻,應該有監測數據證明;在規定餵食是犯法的條件下發展類似特許制度,漸進解決問題,是否能獲得一般民眾認同,否則餵食獼猴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取得特許?
其次,在漸進的過程,對於攻擊人和影響環境是否也有一些對應的處理方法?愛爸愛媽是否願意配合支持捕捉?對於不願意合作的餵食者之情緒如何處理?如何處理餵食者之間的對立?能否有一致的做法?最後,如何讓資訊成為可信賴的、科學化的依據?他建議,即使合作也應監測,證明方法有效。園區內流浪動物控制到零,需與台北市、新北市政府達到共識。
遊蕩動物不是只有犬隻 應廣含其他物種
對於遊蕩動物的專注集中於犬隻,顏聖紘提醒,動保法的精神是合法對待動物、所有動物一視同仁,例如,當大家心力用於關注浪犬是否被合理對待,卻對綠鬣蜥、沙蜥這類原本以寵物之名進入台灣的物種,如何移除漠不關心。
「這種雙重標準已違反《動物保護法》的精神!」他認為,應督促畜牧處從源頭管制,流浪犬貓在台灣社會未來20年都難以解決,畜牧處更應禁絕寵物繁殖,提高收容能量和品質。另一方面,野生動物經不起損傷,他提醒,不能因為不愛的動物就缺乏同理心。
在陽明山研究麝香貓3年的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副教授朱有田表示,陽明山國家公園是火山地形、台北市民的後花園,又因淡水河、基隆河切割而有孤島效應,生態保育原本挑戰就大,建議合作救援浪犬到其他地方安置,守護國家公園生態環境。
台北市楊動物醫院院長楊靜宇指出,野外仍存在獸鋏的問題,可能比餵食更傷害野生動物;農委會偏鄉絕育資源應增加,加速浪犬絕育的速度。樹黨策略長潘翰聲也建議應加強棄養取締、嚴格管制寵物入園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