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怎麼使用Google地球這個軟體呢?查地圖,還是看街景?那你一定沒想過,Google地球曾經引發了一場雨林保衛戰呢!
Google這家公司有一個軟體叫做 「Google地球(Google Earth)」,顧名思義就是個看地球的軟體。讀者在學校時,你的自然老師或是社會老師可能教你使用過,只要在軟體中輸入地點或座標,你就可以觀看那個地方的地圖或是衛星圖像,甚至你還可以用歷史圖像的功能觀察這個地點數年來的改變。現在,我想邀請你開啟這個軟體,看看某個地方──請在搜尋框中輸入以下座標9°50'3.34"S、63°24'39.20"W,然後開始搜尋。
你會看到一片不太整齊的綠色,你可以將畫面縮小一點看看這裡是哪裡?看出來了嗎?這裡是南美洲的亞馬遜。再開啟歷史圖像的功能,讓畫面回到1975年。這片殘破的森林在那個時候還是一片綠意盎然,但是才經過幾十年,這片森林就變成另一副模樣。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也是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但是由於人類對木材的需求,這片雨林被大量砍伐,此外也因為人們希望在雨林中開墾出田地來種植作物,因此森林更大規模的被焚燒開墾。
現在再來看看亞馬遜裡的另外一個地方,請搜尋這個座標10°58'50.37"S、61°12'11.53"W。就在剛剛那片被砍伐殆盡的森林東南方約250公里的地方,有塊邊緣十分整齊的森林,這裡是巴西朗多尼亞州(Rondônia state)印地安蘇魯伊族(Surui)所居住的森林。你也許會覺得很奇怪,這片森林有著非常平整的界線,界線之內是翠綠的森林,而界線之外卻已經被破壞殆盡了。就在這片森林裡,有個用網路拯救雨林的故事。
Google Earth救雨林
1969年之前,這片森林從來沒有白人進來過。當白人進入蘇魯伊族的世界後,蘇魯伊族面對了滅族的危機,兩年之後,蘇魯伊族從原本的5000人,剩下只有290人。這不是因為戰爭,而是因為白人帶來的水痘、麻疹、肺結核和流感等疾病。在這場致命接觸之下,這個地區其他的部落完全消失了,因為他們還沒有像白人一樣的免疫力可以抵抗疾病。在這段期間,白人進入了印地安人的傳統領域,開路伐木,大規模的從森林裡取得各種他們想要的資源。
1974年出生的蘇魯伊(Almir Narayamoga Surui),是蘇魯伊族的領袖,他是族裡第一個上大學的人,在大學裡他接觸到不少新科技,這讓他發現他可以用這些科技為他的部落做些事情。蘇魯伊族人需要保護他們自己的森林,他們不希望再有人進入森林中砍掉那些珍貴的樹木。於是蘇魯伊帶著族人的需求,於2007年訪問Google舊金山總部,他參加了Google Earth推廣計畫。在這計畫中,Google公司派人帶了電腦、攝影機、GPS裝置等進入這塊森林,他們教這群從沒用過電腦的族人上網、用搜尋引擎,甚至使用手機。這項計畫延續五年,甚至連十歲女童也參與其中。
族人們利用更新頻率更快的衛星圖像,從外太空觀察森林是否被盜伐,並定期巡視森林,用智慧型手機記錄非法盜伐的位置座標和拍攝盜伐現場的照片,把這些資訊上傳網路,讓有關當局立刻處理。蘇魯伊族人也在Google地球上製作自己的文化地圖,拍攝影片放在youtube讓世界知道當地的真實情況,這個文化地圖也在2012年地球高峰會20週年會議的永續發展論壇上公布。
過去這些族人面對侵擾與盜伐,用的是弓和箭的作戰方式,但現在他們用的是筆記型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如果把弓和箭稱為1.0版本的戰爭,那麼蘇魯伊族人打的是場 2.0版本的戰爭。
用科技來監看環境變遷,除了蘇魯伊族以外,亞馬遜當地另外兩個部落也開始受訓加入這項監測計畫,同時加拿大與紐西蘭的原住民族也已經提出訓練需求了。
你在砍,天在看
讓我們把關注的焦點轉回臺灣,我們的政府也正進行同樣的事喔!政府利用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和SPOT5的衛星定期收集影像之後,透過影像自動化處理程序,比對不同時間中影像異常的地方。比方說一個禮拜前,衛星影像中還看得出森林的樣子,但是過了一個禮拜,森林中間卻有異常的東西出現,這種情況經過判讀篩選之後,看起來像是有人違規使用土地,在不該開發的地方蓋房子,那麼這個地點就會被通報到負責處理的單位,展開現場勘查,這個計畫就是「國土利用監測計畫」(http://www.landchg.org.tw/landuser/),這和蘇魯伊族做的事情很像吧!也是用衛星影像監測環境破壞的情況喔!
國土利用監測計畫還不只這樣,民眾還可以加入監測志工,當我們在外看到有疑似違法濫墾、濫伐、整地等開發行為,現場又沒有施工告示牌,志工可以拍照上傳進行通報,主辦單位就會把這項資料轉給負責的機關來處理。他們用衛星影像去比對,也會實地訪查看看環境是否被破壞。
身為一般人,我們很難有機會像國土利用監測計畫那樣取得最即時的衛星圖像來監看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把時間的間隔拉長,用歷年的臺灣地圖看看臺灣的變化。
百年前,我家是什麼模樣?
中央研究院的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利用了「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累積的臺灣地圖資料,結合Google地圖介面,建立了一個網站叫做「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他們將許多地圖數位化之後,再進行座標定位,整合在同一套系統裡。進入網站後,你可以任意選取不同的地圖圖層套疊,並各自設定不同的透明度,進行不同時期的地圖比對。目前系統收錄的地圖包括日治時期的臺灣堡圖(1898~1904年)、日治時期的地形圖,一直到近30年來的經建版地形圖。
當你把臺灣堡圖和現在的地圖套疊在一起之後,就可以看看這100年來,你熟悉的地方發生了什麼變化。例如:你可以找看看100年前你家本來是什麼樣子?也許是一片農地,或是看看現在居住的城市在那時候有沒有城牆?也可以看看就讀的學校是不是那個時候就存在。甚至可以看看每天上學的路線,是不是100年前就已經是一條路了,如果沒有的話,還也可以再透過經建版地形圖看看那些路是什麼時候才出現的。透過科技將時間和空間的資料相互結合,你就能跨越時空,從中發現開發的痕跡,看到特定時期臺灣區域發展的變化喔!
用Google地球搶救雨林,1975~2002年Google地球的紀錄到的雨林變化。圖片來源:科學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