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古坑「螢火蟲之墓」事件重演 立委提修《森林法》保育天然林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防古坑「螢火蟲之墓」事件重演 立委提修《森林法》保育天然林

2016年05月03日
本報2016年5月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不願先前遭稱「螢火蟲之墓」雲林古坑蛇皇洞林地遭濫墾的憾事再發生,立委余宛如3日上午召開公聽會,表示將修正《森林法》,提出包括將「天然林」增列入法、鼓勵復育天然林等,要讓《森林法》轉向積極保護天然林。

而為了發展造林區經濟,農委會林務局近期推出如啟動伐木、發展林下經濟與放寬「租地造林」標準的政策,也獲進一步檢視。參與者多認為,需有全面的森林資源盤點與完整林業政策白皮書,才能兼顧國土保安、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

2016-05-03_04-56-45

立委余宛如提出將「天然林」增列入法、鼓勵復育天然林等,要讓《森林法》轉向積極保護天然林。攝影:賴品瑀。

保安林顧國土  天然林面積不得低於30%

我國國有林大致可區分為保安林、林班地、人造林及國家公園四大部分,其中以「經濟發展」目的為主的林班地及人造林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25.5%;而負責國土保安的保安林,面積則佔國土總面積13%。

余宛如表示,保安林分布破碎,即便再加上其它高山國家公園的面積7%,用在「國土保安」用途上的國土佔地比也僅20%,有不足之虞。因此余宛如提議,精確調查國有林中已恢復為天然林,或坡度陡峭、地質脆弱,須恢復為天然林的區域,皆改編為「保安林」,直接增加保安林面積,維護國土安全。

余宛如指出,依目前法規,「禁伐天然林」屬行政命令,且條文僅是消極保護,因此提出修法,盼藉此展開社會對話。

在余所提出的修改條文中,除要求中央主管機關定期普查並公告天然林區域,更提出了其佔國土總面積不得低於30%。因此在保安林的管理經營上,以「恢復天然林為主」,取代原本擇伐為主的概念,對復育天然林也將有不少獎勵。

攝影:傅志男。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余宛如表示目前「禁伐天然林」屬行政命令,且條文僅是消極保護。攝影:傅志男。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保安林越多越好嗎?

但林務局森林企劃組組長黃麗萍則提出「將天然林、保安林一直擴大劃入,是否就最好的保護方式?」的反思。黃麗萍提出,全島天然林高達110萬公頃,亦有近47萬公頃屬保安林已受保護,人民需要安全但同時也需要林產業。

她也回應公聽會中台南社大吳仁邦等人所提,以自然演替取代人工造林的建議,指出基於人民安全立場,有些保安林仍需人為參與,才能爭取時效。

2016-05-03_04-56-45

目前台灣森林資源統計。資料來源:台大生態演化所教授謝長富。

林務局:盼台灣木材自給率提高至3%

而農委會林務局為了發展造林區的經濟,近期推出如啟動伐木、發展林下經濟與放寬「租地造林」標準的政策,在公聽會討論中,得到的意見亦多是需要更多調查與資料來輔助。

在啟動伐木一項,林務局今年開始了造林區計畫性伐木,希望將台灣的木材自給率從不到1%提高到3%。雖然認同木材自給、不要進口非法木材成為謀害熱帶雨林的幫兇,但台大生態演化所謝長富、文大森林副教授蘇夢淮、嘉大森林系助理教授趙偉村等學者,不約而同以到場或書面方式提出,應先對森林資源全面調查、制訂營林政策白皮書的看法。

蘇夢淮指出,營林白皮書應包括目前木材市場供需狀況、目標、細部規劃、檢核機制、環境補償,更要檢討過去的政策效益,以免重蹈覆轍。

林務局今年開始了造林區計畫性伐木,希望將台灣的木材自給率從不到1%提高到3%。圖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林下經濟可行嗎? 先待土地通盤檢討釐清   

林務局也提出發展林下經濟,要開放造林區林下種植中藥草或其它經濟作物,與放寬「租地造林」標準,造林僅需30%,餘70%面積開放種植果樹等經濟作物。

雖然近年里山、林農混合農業討論日漸熱烈,藉國土計畫法施行,檢討相關分區與土地類別之際,亦有不少躍躍欲試的聲音,例如不少山區原民相當期待找回實現傳統智慧機會,但相關的知識與管理規範,都還在研議中。

綠色陣線協會林長茂更提醒,要正視原住民保留地與天然林範圍高度重疊,應盡早弄清楚相關權屬。

但學者看來,應該先將經濟林、保安林明確區分出來,並通盤檢討。趙村偉認為,應先確認哪些土地可以造林、哪些地方不行,並隨著天然變化每隔幾年滾動檢討。

只管放租無專業  林務事權應統一

而「螢火蟲之墓」一事讓放租該地的國有財產署,遭立委蘇治芬重砲攻擊。蘇治芬痛批國產署並無林務專業,根本沒辦法善盡管理,「只能做書面審!」,高分貝要求國產署「不要再放租了」。

而在公聽會中,也有不少聲音提出應將退輔會、國產署等機關,應在組織再造時的將相關權責回歸林務局納入環資部,做好事權統一。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