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森林自給自足 都會居民洗刷寄生蟲污名 | 環境資訊中心
享綠生活

食物森林自給自足 都會居民洗刷寄生蟲污名

2016年07月03日
作者:徐嘉君

仲夏的台北市,走在熱氣蒸騰的柏油路上,汽機車在你身旁呼嘯而過,你感到窒息,如果夠幸運附近剛好有公園讓你遁入,即使只是一棵小樹都能緩解不少炎熱吧! 據研究,一棵大樹相等於40噸冷氣的冷房效果。筆者位於汐止淺山的住居,當鄰居紛紛砍掉後院的樹木然後安裝冷氣,微風透過我們後院的大樟樹、仍持續送進涼涼的空氣,雖然樟樹一年發新葉兩次清掃落葉頗為累人,但省下的電費跟增加的運動量可是無價啊!去年蘇迪勒颱風後才知道樟樹靠掉落柔軟的枝條來抵禦強風,難怪能在台灣的低海拔山地成為優勢樹種,不過好像離題了,哈哈。

食物森林是一種兼顧生物多樣性的自然農法,使用多層次的植物在小面積內獲得多樣化的農產品。圖片來源:徐嘉君。

但增加都市綠地在先進國家已經是基本中的基本,當文明演變到一定程度,人們就開始反璞歸真,例如屏除加工精緻食品的舊石器時代飲食(Paleo diet)。由於仰賴大量進口周遭區域的農產品及能源輸入才得以維持運作,都會生活圈常被比喻為寄生蟲,已開發國家都會區的居民如今也開始反省、嘗試增進自給自足的能力,例如在樓房屋頂加裝太陽能板;或是目前正夯的食物森林(Food Forest)。不同於工業化大量生產單一作物,食物森林是一種混合栽培系統,在同一塊土地上栽培各種不同的作物來模擬多樣的自然環境。早在史前時代,熱帶地區的原住民便採用林木伴生栽培的耕作方式,於林地生態系中,種植可供人食用的水果、堅果、灌木、香料或蔬菜等農作物,這種可以長期經營且維護成本低廉的混林農業,如今仍能在如蘭嶼等原住民文化中觀察到。

鮮豔欲滴的鮭莓(Salmonberry)。圖片來源:徐嘉君。

從必肯食物森林眺望鄰近的社區。圖片來源:徐嘉君。

如今在西雅圖這座太平洋沿岸的美國大都會,食物森林的想法化為實踐,並成為使人津津樂道的成功案例,便是必肯食物森林(Beacon Food Forest, BFF)。BFF一開始只是幾位研習樸門農法(Permaculture design)學員的期末作業,選定位於西雅圖市區南郊鄰近Jefferson公園的Beacon Hill社區附近的綠地來進行實驗,這是一個多移民的社區,當地的小學所發行的專訊多達50種語言!

而不管是文化或生物多樣性,剛好都是樸門設計所珍視的特性,兩位發起人(Herlihy與Cramer)在2010年的2月辦了社區說明會,收集到400位志工的簽名,才獲得土地管理單位西雅圖清潔隊(public utility)的同意,並獲得10萬美金的補助,BFF自6年前啟動計畫後,舉辦了許多工作坊與教育課程,將這片原本只是一些雜草地、荒地轉變為極具吸引力的農園,並成為西雅圖都會區聯繫海岸林(Olympic forest)與東邊火山群(Cascadia)的生物廊道,由於BFF在樸門設計與凝聚社區整體的行動如此成功,志工參與時數遠遠超過市政府規定5000小時的2倍,BFF的網站甚至有圖文並茂的當季農園食譜,這座面積只有七英畝的社區食物森林遂廣為報導,成為國際知名的食物森林案例。

 

鄰近的移民社區,學校發行的專訊多達50種語言必肯的磁磚解說牌,具有中、英、越南、衣索比亞跟西班牙文5種語言。圖片來源:徐嘉君。

我到訪BFF的週五當天差不多早上10點左右,農園裡沒有什麼人,由於夏季的長日照,想必下班後這裡一定很熱鬧吧!不過仍遇到一位拉丁裔的媽媽帶小朋友來採集蔬菜,初夏正是莓果的季節,紅莓跟藍莓結實纍纍、垂涎欲滴,站在農園的高點俯視寧靜的社區,期待有一日也能在台灣的都會區各處看到市民在清晨或傍晚、採茼蒿回家下火鍋,或是上班途中在公園順手摘顆芭樂帶進辦公室的景象,或許不能取代專業農人所種出來的農產品,不過是對下一代很好的食農教育,也能為都會緊張的生活帶來很多樂趣不是嗎?

  

左上,BFF的園區收穫地圖;右上,教學區屋頂的雨水收集系統;左下,使用滴灌系統的菜園,減少用水量;右下,堆肥區與覆蓋物收集區圖片來源:徐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