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聖嬰年台灣氣候之異常現象 (上) | 環境資訊中心

1998聖嬰年台灣氣候之異常現象 (上)

2001年08月07日
作者:陳昭銘 (中央氣象局 科技中心)

1998年為繼1995年之後又一個聖嬰(El Nino)年且其強度為歷年來最強者,過去的聖嬰年總是在全球各地引發不同的氣候異常現象,所以,此次聖嬰年是否會造成台灣區域氣候的異常變化,是研究台灣氣候的學者們相當關心的話題,本文將針對此題目從溫度及雨量出發,作初步的診斷並對部份現象提出可能的解釋。在研究中我們以平均分布在台灣全島的六個測站﹙台北、台中、台南、恆春、花蓮、台東﹚為代表,以此六個測站之地面溫度及降水量之平均值代表「台灣地區溫度」及「台灣地區降水量」。

一、溫度異常

首先以溫度為探測指標,可發現台灣地區溫度在1998年1至12月的十二個月份中,其平均溫度均比當月之長期氣候平均值要高,且其整年的年平均溫度亦是自1970年以來的最高峰,所以異常高溫是台灣地區在1998年的一個異常氣候現象。為了進一步探討台灣地區異常增溫的原因,我們研究1970-1998年之間,台灣地區溫度和鄰近海域海水表面溫度之關聯情形,分析結果顯示台灣地區溫度和鄰近南中國海(112-120E,10-20N)的海溫有相當高的正相關性(97%),另外在台灣以東日本以南(128-134E,22-28N)的海面溫度也顯示了與台灣地區溫度有91%的正相關性,此結果隱喻台灣地區溫度變化相當程度地隨著該一區域海溫的變化而變化。此種相關特性不僅是長期以來的氣候特徵,在1998年的單年分析中也同樣顯示了很高的正相關特性。因此我們繼續追蹤分析以上台灣鄰近二海域的海面溫度,發現此二區的海溫在1998年的1-12月每月月平均溫度均高於長期氣候平均值,我們依此推論1998年台灣區域的異常高溫現象和鄰近海溫的增加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二、降水量異常

接著我們分析另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降水量」,在分析結果中我們看到幾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其中一個是台灣地區春季﹙2-4月)的降水量明顯高於氣候值,另外一個現象是梅雨季(5,6月)台灣地區降水量也比氣候值要高,相反的,整個颱風季﹙7-10月﹚台灣地區降水量除了10月以外,其餘月份不是比氣候值低﹙7,8 月﹚就是和氣候值相當,其中影響的關鍵在於當年侵台颱風的個數,下一節我們會有比較詳細的分析。不過,就整年的年台灣地區平均降水量而言,也和溫度場一樣是自1970年以來的最高值。

資料來源:全球變遷通訊電子報第一期
國立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http://www.gcc.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