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台灣的深海魚類 | 環境資訊中心

探索台灣的深海魚類

2006年10月16日
文字/攝影:范欽慧(國立教育電台製作主持人、影像工作者)

下午三點鐘,漁船紛紛回港。宜蘭縣頭城鎮的大溪漁港內,充斥著賣魚小販吆喝的叫聲、引擎聲與各種議價聲。仔細瞧瞧,這裡的魚種還真特別,除了一般在菜市場可以見到的魚類之外,還有一些長相特殊的動物,我指著一種扁扁大大的魚,小販告訴我:「那是鮟鱇魚。」身旁的學者笑著對我說:「你不是想認識深海魚類嗎?這就是其中一種。」

鮟鱇魚以前就曾聽說過大溪漁港中的魚類,比其他的漁港來得多樣複雜。每天捕獲的魚類就多達300多種,這其中還不包括所謂的下雜魚。下雜魚,就是我今天造訪的目標。我跟隨著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葉信明博士,一路走進漁港內。葉博士是一位深海魚類專家。他從2001年開始,就針對台灣各地的深海生物進行研究與調查。他告訴我說,所謂的深海魚,是指海底200公尺以下到幾千公尺中生活的的魚類。台灣的東部是位於大陸棚的邊際,正好跟4000公尺的太平洋海盆相連。我們的東北方海域則是位在沖繩海槽之上,這裡的水深可以到達2000公尺。 而台灣西南方的海域,屬於南中國海盆區,則可以深達3000公尺。而大溪漁港的漁民,主要是以龜山島附近的沖繩海槽為漁場。作業的船隻是以底拖漁船為主,他們的網具可以延伸到海下600到700公尺的深度,因此特別容易捕撈到這些深海的魚類。

奇幻瑰麗的深海魚群慘遭「下雜魚」式的對待

下雜魚被堆放在一起,等待處理。由於台灣目前並沒有深海研究船,所以許多學者往往是透過漁民所撈到的「下雜魚」,去搜尋這些深海魚類的身影。所謂「下雜魚」,就是不被人類利用的魚類,最後的剩餘價值就是被當作其他水產養殖魚類的飼料。葉博士帶我去看到漁港內一座堆得高高的「小山」,仔細一瞧,全都是各種各樣的魚類、蝦類或是螃蟹。這些都是從底拖漁船上卸下來的下雜魚,牠們被堆放在一起,等待處理。我看到有一位工人,正把牠們鏟在一個個鐵盒中,以30公斤為一盒,等他作業完畢,我算了一下,共有70多盒,至少有兩公噸多的「下雜魚」。我問他們這些魚該如何處理,答案是:「冰凍後,當石斑魚的飼料。」價錢是一盒100多元,所以這些下雜魚,每天就是一兩萬元被賣了,但是我很好奇,這些看來奇特的動物,到底是什麼動物呢?

葉博士帶我觀看其中的一盒,裡面都是晶亮的小魚,他告訴我說:「這些都是燈籠魚的幼魚。你看牠們身上都有發光體。」我看了實在很感慨,這些魚還沒長大,就被人類當作垃圾來處理,實在令人心疼。為了要更深入認識這些魚類,我們特別買了一盒,想看看這30公斤的下雜魚中,究竟有什麼動物。

葉博士與深海魚我跟著葉博士來到中研院的動物標本館,將這30公斤的魚類倒在解剖台上,趁著葉博士進行分類的同時,我開始認識牠們。其中有一種為數眾多的魚類就是鼠尾鱈。牠是深海底棲性魚類中的優勢物種,數量龐大。牠主要是生活在水深200到 2000公尺的海域,牠的眼睛很大,或許是幫助牠在黑暗的深海中尋找獵物,而牠的尾部細細長長,葉博士說,那是因為讓牠在深海的高壓環境中,減少阻力。

我還看到許多幼鯊也陳列其中,葉博士告訴我,牠叫:「梭氏蜥鮫」,生活在深海的沙泥底環境,這些來不及長大的小鯊魚,也難逃過底拖網的捕捉。另外,我還看到許多不同種的巨口魚,牠們體型嬌小,模樣卻很驚人。牠那誇張的大嘴上密佈許多尖銳細長的牙齒,這是牠們用來攝食的利器。葉博士笑著說,深海覓食可不容易,怎能輕易「鬆口」呢?牠們身體側面還具有許多發光器,可以用來吸引獵物或辨識種類或性別。

這些深海魚類是現在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牠們對海洋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影響。而我們對牠們的了解卻非常粗淺,更可怕的是,就在我們還不認識牠的真面目時,就被人類捕捉殆盡,當作所謂的:「下雜魚」,是不是非常可惜呢?當然,認識牠們是最重要的開始,讓我們跟這群學者加加油,希望在他們的努力下,能還原這些深海魚類應有的地位與價值,也讓人類明白,不能這樣輕易的濫捕牠們。

※ 本文不適用網站CC授權,如需轉載請洽作者

作者

范欽慧

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對大自然聲音充滿好奇,喜歡錄音,也想更進一步了解生物相關知識,於是把鳥類和昆蟲的聲音錄下來。從1997年錄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