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蕙 | 環境資訊中心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文章列表

2022-05-11 17:22
編按:「台日海岸林交流專題」系列文章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委託,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企劃而成,期待透過不同角度切入台灣各地居民與海岸保安林的故事,傳達人與自然之間重要的共生關係,亦呼應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Day ...
2022-05-11 17:22
編按:「台日海岸林交流專題」系列文章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委託,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企劃而成,期待透過不同角度切入台灣各地居民與海岸保安林的故事,傳達人與自然之間重要的共生關係,亦呼應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Day ...
2022-05-03 09:18
鯨豚、海龜、黑嘴端鳳頭燕鷗及三棘鱟等,深受國人注目的海洋野生動物,除了《野生動物保育法》依法保育及科學調查監測,海保署進一步提出保育計畫(草案),期待以具體行動擴散保育效果。四項草案現正預告中,5月底前民眾可於海保署網站下載資料,提供相關保...
2022-03-10 10:54
下午4點多,台灣中部11月的陽光稍稍褪去,氣溫變得宜人,不僅適合人類散步,對於救傷康復中的穿山甲也合宜。 特生中心急救站[1] 獸醫師徐小晴和陳秀慧,帶著復原中的穿山甲,到附近起伏的坡地散步。雖說「帶著」,事實上,人獸之間保...
2022-03-08 10:58
即使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農委會宣示農業淨零排放2040年提前達標,農地上高耗能產業的開發行為仍持續;台灣碳排總量似乎尚未達到高峰,讓人質疑「龜苓膏」何時奏效,將碳排瞬間歸零。 近年爭議不斷的台南市綠能產業園區、台中東大科...
2022-02-25 09:05
甜蜜的芒果、草莓,令人垂涎,卻也怕將殘留的農藥吃進肚子裡,或擔心生產過程破壞環境而遲疑。台灣農業用藥量高居全球前幾名,2017年農委會宣示十年農藥減半,同時推動「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作為配套措施,鼓勵發展相關技術協助農民減藥生產不影響產量...
2022-02-22 16:56
今年開春不但北部雨勢綿密、彷彿看不到盡頭,連原該乾旱的南部也因雨量激增,造成國境之南的洋蔥、蓮霧產量受影響。氣溫上升、降雨型態改變以及極端氣候事件增加,不斷衝擊農糧生產。為此農委會率先宣示,2040年達成農業淨零排放,透過「減量」、「增匯」...
2022-02-08 10:57
國民餐桌上的香菇,幾乎是不可或缺的食材,只是這些菇類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若以台灣年約使用5億多包太空包生產菇類,其中乾燥香菇佔2億包,每包太空包約需1公斤木屑,換算下來,需20萬噸木屑量;若以經營良好的經濟林計算,每公頃年約生產200噸木材...
2022-01-14 18:16
華苔珊這個名字對釣友並不陌生。一趟日本之旅,為他開啟磯釣視野,從此旅居日本,和眾多磯釣高手在海上拚搏較量,並博得「磯釣女王」封號;2020年因疫情返台,持續關注釣魚產業。在一次新北市草嶺漁港親子釣魚活動中,認識海委會海保署長黃向文,因理念接...
2022-01-03 10:12
為台灣人工林經營增添香氣!農委會林務局宣布,正式將台灣山茶納入林下經濟品項,3年即可採摘、收成;同時,政府跨部會協調開放,保安林範圍私有地主或國有林承租人,於顧及保安林功能前提下,也適用林下經濟經營、容許兼營。 在林下種一棵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