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蕙 | 環境資訊中心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文章列表

2021-05-25 14:51
全球維管束植物近35萬種,裸子植物只有1088種,這使得裸子植物的新發現成為全球大事。近期新書《以阿里山之名植物圖誌》重燃阿里山松分類地位的希望,今年2月發表的誠氏麻黃(Ephhedra Chengiae),則是直接為裸子植物再添一軍。更由...
2021-05-20 15:43
從阿姆斯特丹出發的華航客機,載著40萬支疫苗抵台,讓這幾天因確診人數居高不下、低迷的社會氣氛帶來一股希望。阿姆斯特丹是荷蘭首都及最大城市,13世紀時還是一座小漁村,在大航海時代躍身全球最重要的城市,至今仍是歐盟的重要都市。《阿姆斯特丹貓未眠...
2021-05-11 10:17
台灣已知近5000種原生植物中,以阿里山命名的植物高達120種,僅次於以台灣命名的植物。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委託學者,以兩年時間調查以阿里山為名的植物,梳理阿里山脈植物發現史,發表為新書《以阿里山之名植物圖誌》。副處長李定忠表示,盤點以阿里...
2021-05-11 10:17
1905年10月,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現之林試所),由主任川上瀧瀰與助手,中原源治、永擇定,從嘉義出發,經觸口、達邦社前往玉山,沿路採集了許多植物,包括阿里山假寶鐸花與阿里山薊,是阿里山植物調查研究的濫觴;3年後由日本帝大學者早田文藏發表於《...
2021-05-07 10:49
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是多數高屏地區、喜愛登山健行民眾的涼快記憶,2009年因八八風災重創休園。歷經12年的等待,在當地居民的期待下,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今(7日)再度開園經營,遊客不但得以親睹「森濤」美景,屏東處更期待透過開園點燃當地社區熱情,...
2021-04-28 10:21
1895年甲午戰爭後,清廷將台灣割讓日本,台灣仕紳倉促成立台灣民主國,短短半年時間,當時的黃虎旗曾飄揚基隆沿海幾處砲台,睜著圓滾滾眼睛的黃虎,成了台灣獨立的象徵。直到2012年,台博館為重現1895年原旗形象,發現旗子的兩面各藏著一隻虎,另...
2021-04-28 10:20
數百萬年前,台灣這塊土地上逐漸形成,那是一個板塊推擠的過程,海平面受溫度擺布忽高忽低的歲月,來自四面八方播遷的生命,好不容易適應下來,又因種種變化,再度踏上旅途,那來不及遷移的,就埋骨於此,等待後人探索其中的秘密。 文化部台灣博物館「...
2021-04-23 17:46
原住民「非營利自用」狩獵是否開放,近期的立委修法引起外界討論。從生態觀點出發,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一環,但究竟是指向完全保護,或基於物種與生態系多樣性下可適度利用?或許先從法條中的定義來看。 《野保法》未定義生物多樣性 保護、保育...
2021-04-21 15:25
民間信仰中,乩童作法所使用的五件法器,唯一不惜殺生、取自於鋸鰩吻部的「鯊魚劍」,據說法力強大,這項傳聞使得鋸鰩族群搖搖欲墜。 經過數月蒐證,由檢警保育機關組成的專案小組,3月中旬循著線報,破獲包括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鯊魚劍」等上百件產...
2021-04-19 10:32
口罩除了是防疫民生物資,還可用來傳遞生態訊息。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將5種花蓮常見、特有的原生植物印製成口罩,分贈志工以及參加活動的民眾,精細的類圖鑑、插畫風格,讓獲贈民眾捨不得用。花蓮林管處期待,透過寫實的原生植物圖案,拉近民眾與原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