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公文掀戰火 經濟部稱西部復礦免政策環評 環保署:協商中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一紙公文掀戰火 經濟部稱西部復礦免政策環評 環保署:協商中

2016年10月04日
本報2016年10月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由於去年關西石灰石採礦計畫展開環評程序,反對開發的環團與居民一再要求行政院檢討西部復礦政策,並進行政策環評。環保署長李應元、副署長詹順貴也表示支持。但日前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卻收到經濟部公文,回應「無需就礦業開發進行政策環評」。

此舉讓環團氣得跳腳,直批經濟部是打臉新政府。環保署則表示立場不變,詹順貴與綜計處處長劉宗勇皆表示,相關的政策環評仍在進行部會協商中,並不是經濟部說不用做就不用。

西部復礦政策引發爭議,環署於今年6月宣示所有礦業展延都將納入環評。圖為宜蘭礦場。攝影:蔡嘉陽。圖片提供:彰化環境保護聯盟。

西部復礦政策惹議  環署宣示須環評  

1986年時,由於水泥生產過剩,政府提出「水泥工業長期發展方案」引導水泥產業東移,並將西部石灰石礦區劃定為保留區,礦業權到期後就不再開放。但新竹縣政府與業者以「拼經濟、救失業」的要求下,在2013年解除了新竹石灰石礦業保留區,後續更有新竹關西亞泥、羅慶仁、羅慶江等復礦計畫陸續展開環評審查。

雖然由於當地居民反對且三案基地相鄰,目前亞泥已自行撤案,羅慶仁、羅慶江兩案遭環署併案後進入二階環評,危機算是暫時解除。但也引發民間討論西部復礦政策,並要求展開政策環評。在今年6月15日時,甫上任的環保署長李應元署長在第一此主持環評大會時,明確宣示已著手推動水泥採礦的政策環評,且將修訂《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未來要將所有礦業展延都將納入環評,預計半年可內完成。

經濟部帶頭閃避政策環評  環團憂其他部會仿效

在經濟部給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公文中,主張「本部就其主要原料—大理石礦石採取總量管制措施;基於未來水泥產量將逐年降低,在開採總量(開發強度)不致擴張情況下,尚無需就礦業開發進行政策環評」。

經濟部回覆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公文,指出不需政策環評的理由是產量下降。

但地球公民基金會批,2009年以來,台灣所產水泥有1/4至1/3的總產量是直接外銷,且廠商歷年度因市場需求的生產總量,都只到經濟部的總量七成左右,這樣的總量管制措施根本徒具形式,有管等於沒管,經濟部難道不需要檢討?怎可自認不需政策環評?

民間團體擔憂,經濟部單方面認定西部復礦不需政策環評,若第一槍開下去,那麼後續其他部會也效法怎麼辦?

近七年全台水泥生產及銷售表。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2009年以來,台灣所產水泥有1/4至1/3的總產量是直接外銷。表為近七年全台水泥生產及銷售表。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東部觀光、能源密集業也要政策環評  環保署堅持立場

新政府上任後,環署提出要展開東部地區觀光、與能源密集度高的產業如石化、鋼鐵、水泥業的政策環評,也打算增加礦業開發一項。目前已知交通部觀光局已啟動,要以分區的方式進行觀光政策環評。

但經濟部卻對石化、鋼鐵、水泥業、礦業的政策環評都採抵抗的態度,環署則將以繼續協商、報院討論的方式堅持立場。

劉宗勇指出,在9月初的「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政策細項」修正草案研究會議中,面對環署將把「能源密集基礎工業政策」調整列舉為「石化」、「鋼鐵」、「水泥」及「其他」四項政策細項,經濟部工業局以基於目前水泥發展情況與後續辦理彈性為由,建議維持現行「能源密集基礎工業政策」;環署認為西部復礦引發爭議,需要上位政策指導,建議增列「礦業開發」政策細項,經濟部礦務局也認為基於水泥原料供應趨勢,尚認無增列必要。

也由於國土計畫法上路,環署建議在政策細項增列涉及土地利用的部門計畫,名稱暫訂「國土計畫法所規範之部門計畫」。雖然名稱仍待內政部確認,但在9月初時,區域計畫中經濟產業部分的政策環評已在環署與內政部的共識下中止。要將這些區域計畫中產業的政策環評,轉由部門計畫的政策環評來取代。此舉不但是讓內政部「全力衝刺」國土計畫的制訂,也讓如經濟部、交通部、科技部等涉及土地利用較大的部會來說清楚如產業用地需求、區位空間配置、總量管制、資源分配等問題。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